文/郭蓓珍 國際認證哺乳顧問 鄭寰 哺乳服務中心創辦人
嬰兒出生后經歷了兩大重要變化——經肺呼吸和經口進食。新生兒吃進去的第一口食物并不是奶,而是乳頭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和空氣。細菌通過消化道進入腸道,可刺激并激活腸道細胞之間的原始免疫細胞,不僅增強腸道的抗感染功能,還可將這種免疫激活作用通過腸壁細胞下的血液擴展到全身,增強全身抗感染能力。這些細菌形成腸道正常菌群,還可封閉新生嬰兒腸壁細胞之間的縫隙,避免一些食物顆粒直接穿透腸壁進入血液,因此避免了食物顆粒引起的過敏現象。所以,第一口奶選擇母乳是預防過敏的關鍵。
如果生后先接受了配方奶,體內可出現致敏,也就是體內免疫系統出現異常表現——IgE增高。當增高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表現出過敏癥狀。實際上,過敏也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過敏表現前,體內已出現免疫系統異常。沒有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接受哪種食物就會立即過敏的情況。

專家一再強調,早吸吮,早開奶。自然產媽媽生完寶寶半小時,剖宮產媽媽生完1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以促進乳汁盡快分泌,并讓寶寶喝到珍貴的初乳。有人會問,何必呢?也不差這幾分鐘吧?先來看看下面這組數據。
1一個健康足月、沒有藥物干預的新生兒,含接的本能在出生后20~30分鐘達到高峰。
2在產后第1個小時之后進行第1次的母乳喂養,之后每過1個小時,母乳喂養遭遇困難的風險會隨之增加。
3在產后1小時喂哺,純母乳喂養的幾率增加2倍。
4嬰兒在產后2小時哺乳,產后第4天的乳汁量增加55%。
5延遲新生兒洗澡(直到完成第一次母乳喂養之后),可以增加166%的開奶率和在院期間的母乳喂養率。
6盡早喂哺,可減少新生兒低血糖的幾率,減少增加補給的需要。
7肌膚接觸讓新生兒的生理更加穩定,體溫波動減少,日后喂養更順利。同時可增加血氧,穩定肺功能。肌膚接觸可以增加母親的乳汁供應和母乳喂養持續的時間。
事實上,新生兒很小,他趴到你的乳房上吃奶的時候,腳是踢不到傷口的。所以你可以這樣喂:

1.把寶寶的腦袋放在兩個乳房之間。

2.把寶寶的腦袋放在身體一側,加枕頭倚靠。

3.術中讓寶寶橫趴在媽媽身上吸吮。
總結下來就是,愛怎么喂怎么喂!
其實,剖宮產的媽媽部分乳汁較少的原因是媽媽和寶寶沒有經常在一起。她們產后因為“人為的不必要的分離”,而不像順產媽媽那樣被允許和孩子“貼在一起”。母嬰之間的吸吮就會減少,吸吮減少,乳汁溢出自然相應減少,就有可能導致媽媽的乳量減少,這并不是剖宮產手術造成的。媽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設法讓寶寶盡早吸吮、多吸吮,母乳量自然會提高。
要知道,產后在泌乳二期來臨之前,初乳的量是很少的。第1天的總量約為50~100ml之間。因此,即使有藥物代謝到乳汁中,量也微乎其微。可以在征求醫生的同意后開始母乳喂養。
很多媽媽反映乳房受傷的問題,比如乳頭底部裂開,通常原因是寶寶銜乳的方法有問題。判斷銜乳姿勢是否正確,首先要看寶寶的下巴是否貼著乳暈(注意不是乳頭)下緣,因為吸吮反射,寶寶的嘴在接觸到乳頭后會立即張開,此時很關鍵,不要馬上銜乳!等幾秒嘴巴張得更大了,這時再從下乳暈開始讓寶寶把整個乳暈銜入。孩子下唇外翻成金魚嘴狀,舌頭包裹卷住乳暈吸吮(擠壓或吸乳頭是無法把奶擠出來的,只會造成寶寶煩躁,媽媽也會因乳頭刺激不正確而疼痛)。記住要點:胸貼胸,腹貼腹,孩子的鼻子作為中心點觀察寶寶左右手在吃奶時候是否對稱。
正確的銜乳是寶寶主動吃,而不是媽媽往嘴里塞。我們可以觀察到的常見的不正確銜乳,寶寶嘴巴不能張大,而形成淺銜乳,往往就是嘬住乳頭,而不是含住大部分的乳暈,并且寶寶只是用嘴唇在抿壓乳頭,使得乳頭受力點小,局部壓強大,使得乳頭受傷。
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看起來完全正確,但媽媽依然感到銜乳疼痛、乳頭磨得疼、吃完吐出乳頭時乳頭嚴重變形、反復乳頭皸裂或者白泡,請檢查寶寶的舌系帶是否偏短,比如舌頭伸不出來、伸出來呈W或V字形或者無法上卷。舌系帶短的確會影響正常的母乳喂養,較容易造成乳頭損傷。
母乳寶寶相對來說,沒有奶粉寶寶那么容易吃進空氣,因為孩子們可以自己學會控制乳房的流速,可以放慢吮吸的節奏,可以更好地協調呼吸與吞咽。但是對于吃奶快的嬰兒、容易腸絞痛的嬰兒、銜乳不好的嬰兒或者媽媽奶水流速快的嬰兒來說,確實偶爾也需要拍嗝。
1平時奶量兩只乳房的寶寶,可能吃完第一只乳房不情愿吃第二只乳房了。
2剛開始吃的好好的,后來邊吃奶邊不耐煩,四肢扭動,吃進去吐出來,吃進去吐出來。
3吃完以后臉上表情比較痛苦。

剛生完的頭幾天,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吸吮的欲望并不強,經常一睡就是好幾個小時,這可怎么保證吸吮次數和時間呢?
很多新生兒剛出生時吮吸的欲望并不強,孩子經常一睡好幾個小時才醒來吃一次奶。隨著目前國內剖宮產數量的增加,新生嬰兒受到麻藥、鎮痛藥的影響非常常見。常見的硬膜外麻醉藥芬太尼,會在幾秒鐘通過胎盤進入嬰兒的身體,其半衰期在嬰兒體內達18小時,通常需要5個半衰期才能被代謝干凈(與劑量有關)。正常足月新生嬰兒通常睡眠周期應該是90分鐘,而很多新生嬰兒居然睡眠能達到四五個小時,用Linda Smith(美國分娩教育學院會員、國際認證專業哺乳顧問、國際泌乳顧問協會會員)的話說,孩子不是在睡覺,而是被麻醉了。
針對以上情況,如何喚醒孩子吃奶呢?答案就是:肌膚接觸!可以讓媽媽裸露著上身,孩子只穿一個紙尿褲,趴在媽媽身上,媽媽不斷地撫摸孩子的四肢、背部皮膚喚醒孩子。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新生兒胃容積是多少:

images/BZ_15_1337_1943_2309_2002.pngimages/BZ_15_1337_2015_2309_2062.pngimages/BZ_15_1337_2082_2309_2129.pngimages/BZ_15_1337_2152_2309_2199.pngimages/BZ_15_1337_2219_2309_2266.pngimages/BZ_15_1337_2286_2309_2333.png6天至6個月 550 ~ 950(平均750) 60
通常在說到胃容積這個表格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前3天人工干預喂了奶粉,而且是過度喂養了!
第一天的孩子被一次灌二三十毫升很常見,于是胃里充滿了比母乳更難消化的奶粉,身體大部分血液的供氧都到胃部去消化過多的食物,大腦自然就開始犯困,然后一睡不醒了。而嬰兒長時間昏睡,注定對媽媽乳房的刺激就少了,對于產奶是不利的。
對于上述問題,正確的做法是停止過度喂養!已經混合喂養的,奶粉量逐漸減少,增加母乳親喂的次數(越多越好!超過18次最好),讓媽媽和孩子多親密接觸,來讓孩子獲得足夠的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