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平
摘 要:根據(jù)現(xiàn)階段新課改目標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有效的引導,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當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一個互動學習的機會,就能將讀寫、口語表達等多樣化的語文學習緊密聯(lián)系起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口語教學的方法展開系統(tǒng)性的分析,用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
口語交際作為學生日常的基本行為,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與人交往的必備能力。在課堂上學生能夠通過回答問題與老師進行口語交流,而在課下與同學、家長之間的溝通也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體現(xiàn)。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逐步加強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引導,不斷提高和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給學生未來的進步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對此本文將展開分析與論述如下:
一、口語交際的基本作用
要想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需要圍繞學生個人綜合能力提升的基本目標,將基礎教育對學生基本能力引導的關鍵作用展現(xiàn)出來。當教師將口語交際教學目標落腳于基礎課程教學部分的實踐上,那么學生的口語交際的素質(zhì)也能由此提升。根據(jù)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基本要求,學生需要在小學語文學習期間,能夠掌握傾聽、溝通的有效方法,在人際交往中將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展現(xiàn)出來,做一個文明的社會公民,并考慮他人對自己的合作要求,更好地融入集體之中。這些要求都是學生為人處世中十分關鍵的部分。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將口語交際的作用在課程教學引導中體現(xiàn)出來,通過合理的教學時機把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口語交際,展現(xiàn)個人綜合能力。
二、口語交際的基本特質(zhì)
(一)口語交際個性化
為了將個人的性格凸顯出來,針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還需要激發(fā)學生潛能,因材施教地培養(yǎng)學生個性。當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遵守相關規(guī)定并約束自己,這樣就能實現(xiàn)一種有效性的自我超越,在繁雜的世界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及時地進行自我梳理或完善,那么學生就能遇事沉著冷靜,將自己的聰明才智逐步展現(xiàn)出來。當教師所帶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將自己的交際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展現(xiàn)出來,學生未來的美好生活也能由此得到保障,進而促進學生在反復的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二)口語交際參與性
對于小學生來講,進行口語交際首先就要將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起來,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交流活動之中,當學生擁有探究以及實踐的積極性,也就能在課堂上更為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指導活動,與其他同學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相互合作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能力。尤其是在現(xiàn)代社會之中,個人的綜合能力體現(xiàn)是來自于多個方面的,如果語言表達能夠?qū)€人的思維邏輯、知識結構展現(xiàn)出來,同時加上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那么就能在主動的溝通交流之中,獲得進步與發(fā)展的無限可能。
三、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之后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圍繞口語的核心要求,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當學生在每一堂課的口語表達過程中都能夠?qū)⒆约核鶎W到的課內(nèi)外知識融合運用起來,那么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就不會停留在表面,學生也能通過教師進一步的教學指導,將自己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逐漸加強。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不斷調(diào)整或改進,最終實現(xiàn)各個階段的培養(yǎng)任務和目標。
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為了讓學生快速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我們可以通過五分鐘演講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指導,鼓勵學生在課前大膽表達,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寫在卡片上,這樣班級里每個同學的想法都能在卡片上反饋出來,課上再由教師隨機抽取,就會使口語練習變得更具實踐意義。每次演講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讓抽中卡片的話題持有者將自己的看法闡述一下,對發(fā)表見解的同學進行補充。這樣就能在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幫助、相互促進的氛圍,更好地促進語文課程學習目標順利達成。
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引導
在設置口語交際的話題時,教師可以考慮建立一個雙向互動的機制,讓學生在實踐階段能夠獲得教師的幫助,經(jīng)過互動、交流,逐步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從教材基礎內(nèi)容開始,讓學生在一些童話故事的啟迪之下,探索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設置所應用的思路是怎樣的,作者在句子結構以及文章構思期間,都是如何根據(jù)整個文章的主線,將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填充的。當教師利用一個問題意識引導的形式,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給學生設立了相應的思考問題,那么學生也就能在接下來的角色扮演之中,與其他同學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交流,快速進入到理想的互動學習模式之中。
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引導期間,為了保證口語交際訓練是形象生動的,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的形式,讓學生在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之中,將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表現(xiàn)出來。當學生能夠根據(jù)多媒體播放的內(nèi)容將自己的感性認知能力展現(xiàn)出來,他們就會對口語表達產(chǎn)生較大的積極性。
語文教師針對課堂上的口語交際話題的設置,需要盡可能地將話題的活動性以及啟發(fā)性展現(xiàn)出來。多數(shù)教師會受到以往課程教學模式的限制,導致雙向互動模式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探究階段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與勸說,要求學生能夠圍繞課程學習的主題進行口語交流。如果學生將口語交流視為一種日常的交流活動,那么整個課堂上學生對基礎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就明顯不足,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隨心而為。為了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配合效果逐步加強,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主動性的激發(fā),讓學生能夠開展更深層次的口語交際活動,而不是某位學生在課堂上很努力敘述,其他學生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
對于小學生來講,口語交際能夠鍛煉到的個人能力相對較多,學生在掌握基礎鍛煉方法之后,還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內(nèi)在品質(zhì)的引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使用文明用語,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與理解,利用話題引導學生塑造良好品質(zhì),為學生的進步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鼓勵小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在興趣的引導之下進行,將語文教學活動與語文興趣小組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通過多樣化的課程教學引導形式,就能保證教學活動能夠更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多為學生組織一些演講、敘述故事、配音活動等,由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不斷地鍛煉自己的能力,逐步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
社會生活實踐活動重視的是學生參與感,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一些博覽會、展覽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度的溝通交流,學生就能了解不同的生活條件之下,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針對該實踐教學引導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奉獻愛心開始,多多參與一些敬老院活動,讓學生熟悉社會并接觸社會,在實踐中將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逐步增強。
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與現(xiàn)階段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同時還會給學生的內(nèi)在品質(zhì)、思想道德指導起到積極影響意義。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期間加強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了解目前學生在口語交際階段的常見問題,這樣就能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給學生進行更有加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的長遠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應亞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04(12).
[2]王瑞榮,劉玉惠,張永梅.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04(23).
[3]仇曉東.略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8(3).
[4]項東升.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8(11).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