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小玫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國教育體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教學要求。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涌現到了人們眼前,其中“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導學—自學—互學”作為新課改后的新型產物,不僅能將學生培養成全能型的人才,還能打造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除此之外,在“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下,不僅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表現了出來,還將教師的主導地位顯現了出來,從而真正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故此,從小學英語入手,對小學英語中三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究,希望借此為小學英語教學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應用研究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完善“互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合作精神;采用分層教學法,滿足學生各方面要求這幾方面在小學英語中應用“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以下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進行介紹。
一、“導學—自學—互學”模式的意義
“導學—自學—互學”模式是指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的模式。詳細來說,它是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本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學生根據教師所創設的情境,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一種模式。在“導學”環節中,學生不僅能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還能減少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的“教”;在“自學”環節中,學生可以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思路以及思維;在“互學”環節中,學生既能在小組內傾聽他人的意見,也能將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闡述出來。總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學—自學—互學”模式,既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能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從而使其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二、“導學—自學—互學”具體模式
(一)“導學”教學模式
“導學”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即給學生一個大致的框架,引導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框架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教師在為學生提出框架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理解能力進行,從而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學到知識。
(二)“互學”教學模式
“互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合作學習”。“互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后,在組內進行討論、集思廣益、互相補充,還能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從而使其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三)“自學”教學模式
對于一個現代社會的人來說,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太多的信息,我們只能自己消化和吸收,而不只是被動地輸入。學生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自己要有明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再去找方法輔助自己思路的實施。
三、小學英語中“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導學”做得不全面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智力開發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屬于“早慧型”,有的學生屬于“晚慧型”。“早慧型”的學生能很快掌握和理解課本知識,“晚慧型”的學生與“早慧型”的學生相比,他們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相對較慢。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取一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兼顧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他們進行分層,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共同進步。
(二)“互學”沒有做到全員參與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互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性格、學習情況掌握不全面,再加上教師在分組時隨意進行分組,致使教師在布置完問題后,在組內探討的學生往往只有幾個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其余學生未能參與到其中。這不僅不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還不利于小學英語互學教學的開展。
(三)學生沒有真正開展“自學”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各種搜索工具涌現到了我們的眼前,這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詳細來說,信息化時代下,學生在接到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都會第一時間去網上查找答案,而不是自己動腦思考。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能力養成的最佳時期。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導致學生從小養成思維惰性,而且使他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四、小學英語中“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解決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必不可少的。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分析。當然,教師還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測試,在學生思維能力測試后,對其進行指導和教學。例如在教學完人教版小學英語PEP五年級上冊my week一課后,為了使學生聽、說、認、讀本課的主要單詞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以及能夠理解并且在情境中正確使用句型What do you have on ...?We have ... on ... 并能正確拼寫從星期一到星期五這五個單詞,理解和使用各科目的名稱來表述課程安排,我向他們提出了幾個問題,讓他們獨自思考我布置的問題。如問題一:“What do you like to wear on Monday?”問題二:“What will you do on Friday afternoon?”問題三:“Will your parents play with you on Saturday and Sunday?”隨著我問題的提出,學生迅速在下面開始進行思考。在5~7分鐘后,我就之前的問題,引導學生匯報自己的自學成果,在學生回答完后,我將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根據他們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指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二)完善“互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眾所周知,“互學”即互助學習,具體是指同桌、組內之間,生生、師生之間開展的互幫、互學的一種教學模式。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將“互學”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就需要改變傳統的分組模式,嚴格按新課改要求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性格、性別、課堂綜合條件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組。唯有如此,才能將“互學”教學的作用發揮出來。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PEP五年級下冊my day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初步聽懂、會說、會讀單詞及詞組:do morning exercises,eat breakfast,have ... class,play sports,eat dinner,When do you morning exercises /...?并能回答At ... Oclock;以及能掌握Lets learn中的動詞短語,并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作息時間,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法。上課之初,我先是引出了這樣的一個引子,如:Class,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today is“my Day”.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when you see this topic?隨著我的講解,學生在臺下眾說紛紜,很明顯我的話題激起了他們的共鳴,聽到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我及時將課堂氛圍進行了調整,并說:“同學們,你們回答得都很棒。”接著,我將他們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并引導他們在組內就“my day”發表自己的看法。隨著我問題的布置,學生在組內暢所欲言。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全部參與其中,還在此基礎上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三)采用分層教學法,滿足學生各方面要求
分層教學法是指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知識吸收程度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層,并針對各層次的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使教學方案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進一步點燃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分層教學法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的穩定,還有利于他們在組內敞開心扉地探討,避免了學生自暴自棄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現象發生。例如,在教學How do you feel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聽、說和認讀下列詞匯:happy,sad,cold,hot,tired,以及能聽懂、會說“How do you feel?”“I feel happy /sad/cold/hot/tired.”并能夠用I am happy./I feel sad. 等表達自己的高興、傷悲等情感。上課之初,我將學生分成了3個層次,接著,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一段備課時準備的聽力課件,并按照各層次學生所能接受的學習目標為他們布置了相對應的任務。任務如下:要求第一層的學生可以在我的幫助下聽懂聽力課件;第二層的學生能獨立聽懂課件的意思;第三層的學生在獨立聽懂聽力課件的內容的基礎上,能進行簡單的陳述。這樣的分層,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掌握到了相應的知識點,從而使他們興趣大增,進一步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小學生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形成對于他們一生的思維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從旁輔助學生學習英語,這是“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雖然這種模式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但是相信隨著教師和學生的不懈努力,“導學—自學—互學”學習模式終究會在教學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武川琪.“導學、自學、互學”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華少年,2017(31).
[2]謝明茹.“導學、自學、互學”在高中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內蒙古教育,2014(20).
[3]林偉.自學 導學 探究“三學歸一” 引領學生適性發展[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2).
[4]徐銘.小學語文課堂中導學-互學-自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