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芬
摘 要:教學中,學生所擔任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師所擔任的任務是輔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教師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必要的溝通,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只有教學模式和學生進行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及時溝通就顯得極為重要。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更好的溝通合作是當前教師應該考慮的第一問題,也是當前小學生語文課堂應該采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方法
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時候一般教師所擔任的都是教學模式的設計,以及教學具體內容的制訂,傳統教學中學生在這一環節所發揮的實際作用不大,一般都是教師進行實際的計劃的制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不足也會導致所產生的教學模式和學生不相適應,這樣就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時候顯得吃力,也無法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上的真正作用,無法給學生帶來正確、及時的幫助,因此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的時候和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就必不可少,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
一、課前積極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學習
學生在學習前期的時候和教師積極溝通,能夠保證教師在設計教學模式的時候,將學生的需求充分考慮進去。教師和學生課前的積極溝通,能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具體需要更好地進行教學計劃的制訂。語文課堂上學生一般都是在教師講課下進行學習,自己很難發揮主動性、積極性,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之后,教師可以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這樣子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幫助教師減輕在課堂上的教學壓力,高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教師在進行《靜夜思》這一文章的教學時,就可以在課前和學生先進行短暫的聊天,在聊天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的古詩能力,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來進行本節課教學模式的設計,如果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的話,教師可以在這一古詩講解之后再給學生進行補充,這樣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能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上的鍛煉。如果學生學習能力并不強的話,教師就要將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本篇文章的學習上。
二、課后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課堂上時間有限,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因此課下的學習就顯得極為重要,教師在課下的時候無法和學生進行時時刻刻的相處,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在課上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布置具體的任務。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教學之后一般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很深的了解,然后再給學生說一些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進行學習,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深刻性,幫助學生的學習更進一步。
例如,教師在進行《背影》這一課的教學時,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之后,一般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會有深刻的了解,也會清楚掌握學生的學習薄弱之處,教師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給學生在課下布置一些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完成,這樣學生在課下完成這些任務之后,就會把自己學習薄弱的地方鞏固起來。這種加強課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也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重視學生正確學習態度的培養
傳統的教學中學生一般都是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按部就班的學習,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發揮自己的作用,一般只會老師讓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時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掌握學習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才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
例如,教師在進行《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這篇文章的講解時,在將這篇文章講解之后,應該和學生進行具體的溝通,這是一篇記敘文,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記敘文的學習方法。只有在掌握了具體的學習方法之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碰到相似的文章的時候,才會自己進行學習,并且在寫文章的時候才會將這種寫作方法得心應手地進行使用。
總之,師生互動是小學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師生互動能夠保證教師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夠讓學生及時將自己的學習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從這一角度出發制訂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激發自己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加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群.淺談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的有效展開[D].華南理工大學,2017.
[2]任丹丹.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的必要性[D].華中師范大學,201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