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桂英
摘 要:“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創新作業設計就是要把作業題型設計得靈“活”、“新”穎、“趣”味、“奇”特,并且通過運用各種方法將豐富的知識內容、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教學目標融于趣味橫生的題目之中,不僅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還能讓他們在趣味中掌握知識,提升數學素養,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作業之中。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學習興趣
一、童趣性作業
1.游戲式作業
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游戲。如果我們將所學知識蘊含于游戲之中,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孩子們最樂意接受了。教學完“乘法口訣”后,有的孩子對乘法口訣的背誦不感興趣,我讓他們用拍手“對口令”的游戲熟記乘法口訣,進行“擊鼓傳花”或“花落誰家”的游戲。這樣,孩子們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魅力、成功的喜悅,感受到了數學作業在這樣的游戲環境中的趣味性。
2.生動化的情境作業
喜歡探究是小學生與生俱來的特點。營造生活的學習氛圍,創設生動的情境式作業,通常能讓學生產生興奮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產生一種學習的需求與渴望,讓學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進一步激發學習欲望。如學習完“表內乘法”后,營造一種生活購物的情境,設計“小鬼當家”活動,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自主選購,吸引學生投入乘法計算中來,譬如“36元錢可以買幾袋方便面?”“40元錢可以買幾盒蛋糕?”“你最喜歡買什么?”“共要花多少錢?”……通過小鬼當家活動,將枯燥無味的“表內乘法”知識蘊藏于生活趣味購物中,使學生不僅僅掌握了知識,還體驗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3.繪畫式作業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針對這一特點,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出繪畫式作業,用學生喜歡的繪畫方式展示所學,鞏固所知。比如“比例尺”的學習,讓學生畫出家到學校的平面圖;學了“七巧板”,讓學生先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并畫在紙上,圖上喜歡的顏色;學習了“圓”后讓學生用圓設計出美麗的圖案。通過繪畫的方式,學生不僅僅掌握了相關的幾何知識,還能加深對這些知識的感性認識,借助做一做,畫一畫,更能激活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迸發出創新的火花,把一個個作業變成了一件件鮮活的藝術品。
二、合作性作業
合作精神與能力是中國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是當今社會培養人才的目標之一。新課程理念下,作業的設計應該朝著探究性、合作性的方法發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自主探究的能力,還能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實現學生作業的高效。
1.親子式作業
“100以內加減法”課程學習之后,設計一些親子作業,讓學生和爸爸媽媽互換角色當老師,每人出10道題,然后由小老師批改、公布成績,最后看誰的成績高。話音剛落學生高興得齊聲歡呼,恨不得立馬就出題。第二天,一檢查作業,家長也配合得很好,做了不少題。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把作業拿來給我看,有的大聲說:“老師,我爸爸還沒我考的成績高。”個個表現得滿臉自信,而且指著作業本相互交流展示。在這種濃濃的親子陪伴之中,學生感受了親情,學會了交流、合作,三維目標得到了充足的發展。
2.友情式作業
探究性作業,譬如社會調查、分小組辦手抄報、實踐操作之類,都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組內成員需要合理分工,密切合作,互幫互助,出謀劃策,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學習目標。如:學了“年、月、日”之后,讓孩子們制作年歷,可以獨立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結果,全班40個學生都選擇了自找伙伴合作完成,只有5個學生選擇了獨立完成。收上來的年歷各具特色。孩子們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年歷,他們分工合作,爭論辨析,相互尊重,取長補短,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從而提升了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反思性作業
新課程非常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要留給學生學習反思的機會。反思性作業包括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反思。例如,請你向爸爸、媽媽說一說“6+7”和“13-8”“4×7”“6×6”的得數是多少,是怎么想的?表示什么意思?簡簡單單的課外作業讓學生自學思考計算方法,尋找規律,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四、操作性作業
實踐操作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技能技巧,還進一步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設計數學實踐活動,主要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和推理,結合課堂所學內容,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之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實現知識的應用,讓學生感受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如學完“認識圖形”后,讓學生找正方體中和其中一個面相對的面,孩子們猜想,老師問:怎么驗證你的猜測呢?孩子們回家后做了一個展開的正方體,標上序號,在直觀中探尋到了其中的規律。
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設計出恰當的、合適的數學作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數學作業中感受到數學的趣味,體驗成功的喜悅,享受成長的樂趣,點燃生命之花。
參考文獻:
[1]安艷珍.創新作業設計激發學習興趣: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新嘗試[J].神州,2012(12):198-199.
[2]姚小麗.巧用創新作業提高學生數學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1(2):41.
注:本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8規劃課題《小學數學作業多彩的預設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PLG304)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