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蘭
閱讀教學要真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必須立足“以人為本”,呼喚“讀的回歸”,實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怎樣以課堂為中心,以“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筆者認為,“誘發啟導,激趣樂讀;方法引領,悟情會讀”能較好地落實新課標倡導的閱讀教學新理念。
一、誘發啟導,激趣樂讀
中華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書海翰墨,文萃如林,許多優秀的作品不僅能使學生領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而且會受到感情濡染和思想熏陶。教師如果牢牢抓住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為己所用,定當受益終身。
1.潛移默化,誘導讀書。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師首先要善于喚起學生讀書的愿望。讀書一旦成為學生的需要就會促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極大的熱情。上課之前,設置閱讀懸念,吊起學生的讀書欲望,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比如出示新課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學生想揭開心中的謎團就會一遍又一遍地去讀課文。教師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察言觀色,及時鼓勵、總結點撥,學生會不知不覺進入深境界,慢慢咀嚼文本的內涵及意蘊。
2.情境助推,誘發讀書。環境能夠改變人,人的喜怒哀樂不同,讀書的感受也不同。教師根據不同內容風格的課文,創設不同情感色彩的學習環境,能助推教學環節的進行,強化教學效果。(1)音美滲透,創設課堂情境。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音樂、美術因素,利用多媒體,借助直觀的圖片、錄像、錄音等課程素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情感溢于言表,讀得生動充滿激情,則理解深透,記憶深刻。(2)以問促讀,思考中進入情境。新穎巧妙的設問,有時候是打開學生讀書興趣的一把鑰匙。問題的引領也能使學生的讀文具有針對性和深刻性,達到讀思結合。
3.廣開渠道,拓寬讀書。僅限于一本薄薄的語文書是學不好語文的,所以不能把學習語文的范圍只限于單一的課本。青少年求知欲旺盛,只有通過廣泛地閱讀才能開闊閱讀視野,拓寬知識領域。好的語文教師都能有計劃地、經常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按照課標要求讓學生在不同學段讀完課標推薦的課外書,并能向學生推薦一些通俗的科技、文化、品德修養等方面的書。經常詢問學生最近都看了什么書,學到了哪些知識,在班上召開“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名著知識問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掀起全班性的“讀書熱”,以激勵并帶動學生大量閱讀,積累知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方法引領,悟情會讀
讀書貴在得法。學生掌握了讀書的技巧與方法,就能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會文、識路、入境、悟神”的效果,也就能“讀出書的內容,讀出書的特色”。
1.自主地讀書。在閱讀教學中,不能片面追求學生發言頻次高、覆蓋面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是否進行了自主學習這些淺層次的目標,更應把激發學生深層閱讀動機、教會學生自主讀書的方法作為努力的方向。(1)突出主體,強調個性。教師在課堂上摒棄煩瑣的分析、空洞的說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變課堂為學堂,這是閱讀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2)揣摩讀法,以讀導學。在閱讀教學中,掌握“讀”的方法技巧很重要。有的課文要讀得舒緩,有的要讀得激昂,有的則要讀得跌宕起伏、錯落有致,教師要組織學生采取各種形式的讀,互相學習,大膽評議,交流體會,逐步掌握不同文本的不同讀法。(3)以“學”定教,授之以“漁”。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教法,教學思路要隨學生的閱讀進展靈活應變,讀法訓練貫穿其中。如教學古詩以“讀”為抓手,可以采用“引導研讀—總結方法—放手自讀—評議交流—點撥升華”的流程,開闔有度,讓學生舉一反三,掌握閱讀的方法。
2.充分有效地讀書。怎樣才能充分有效地讀書呢?關鍵在于指導學生讀書中把握好四點:(1)讀懂意。邊讀邊想課文寫的是什么,能概括主旨,讀中能注意停頓和節奏,做到讀得正確流利,讀通理順。(2)感受形。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本字、詞、句包蘊的形、聲、色,在頭腦中再現形象或畫面。借助齊讀、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反復品味語言,增強語言的形象感,感受形象美。(3)體驗情。一篇好的課文,在反映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的同時,融匯了作者豐富的情感。指導學生入境動情地讀,憑借語感體驗文章的內涵,這是讀書活動中最重要的一步。(4)領悟神。語言文字的美是無窮無盡的,學生讀中品味欣賞,以至熟讀成誦,就能讀出文章鮮活的生命力,讀出其微妙之處,讀出其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意蘊,讀出語言文字獨特的魅力和文章的精髓。
3.個性創造地讀書。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有探索欲望,教師要不失時機進行開放式教學,訓練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1)讀中立異創新。鼓勵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提出與作者不同的見解。(2)讀中質疑創新。讀有所疑,方能讀有所思、讀有所悟、讀有所得。(3)讀中對比創新。讀完同類課文,進行新舊知識聯系比較,分析對比歸納共同點,尋找不同點,在頭腦中對課文進行彌補充實,讀中自覺地取長補短。(4)讀中想象創新。學生賞讀玩味,沉浸在一篇優美的課文中,思維隨著文字飛越時空,碰撞靈感,構筑新形象,產生奇妙的想象,就無意識地把自己化為文中的一部分。(5)讀中遷移創新。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綜合性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充當導演、導游、小記者、小主持人等角色,把單純的“讀”變為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傊?,要在讀中實踐、實踐中擴展讀的范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編輯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