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秀珍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闡述了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基本概念,并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出了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使學生通過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深切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一、數學課生活化教學的特點
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營造一個具體生動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與生活背景相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事物中進行觀察、操作、推理、計算等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使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二、數學課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思考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數學課教學中也不例外。所以在課前教師一定要深入了解教材,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從生活實際出發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給他們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和計算”時,就可以創設買賣貨物的情境,讓學生輪流模擬做售貨員和顧客展開活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組學生模擬售貨員,另一組學生模擬顧客,模擬顧客的學生拿出5元錢(學具)買單價是4元5角的鋼筆,售貨員應找回多少錢?另一組模擬顧客的學生拿3元錢買單價是1元5角的筆記本和單價是5角的橡皮,售貨員該找回多少錢?……一節課學生互換角色,個個參與、人人體會,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輕而易舉掌握抽象的知識;又比如在教學“分類”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實踐作業,要求家長和學生一起去逛超市或文具店,讓學生在逛的過程中細心觀察貨架上物品的擺放規律,并做簡單的記錄,上課時當學生看到老師制作的課件時,馬上就會聯想到課前逛超市觀察到的情景,這時教師只要稍加指點,學生就會很輕松地概括出分類的概念:分類就是把同一類物品擺放在一起。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又增強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在接下來的實際操作中學生對分類知識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二)化靜為動教學法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上課時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運用化靜為動的方法,例如,一年級學生學習“比多少”時,課前讓他們準備好學具小棒,把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個小組,課堂上讓他們通過操作學具掌握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學生小組合作,全神貫注地投入操作活動中,很快就掌握了知識,有的同學還通過操作自己掌握了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學具的恰當運用可以化靜為動,擺脫枯燥的學習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傳授的知識,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地、興趣盎然地去領會。
(三)回歸生活教學法
學習數學無非是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因此,數學教學不能脫離實際,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做到把數學融于生活,不要干巴巴地講,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替代乏味的課本例題,學生掌握起來會更加輕松。比如在學習“角的認識”時,我組織開展了回歸生活化的課外活動,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去觀察體驗,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存在角,他們找到了課本上的角、門窗上的角、籃球架上的角、投影儀上的角、黑板上的角……上課時孩子們七嘴八舌,舉例說明自己找到的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次活動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中,更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多媒體教學法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數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更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給一年級學生教學“認識幾和第幾”一課時,課前我設計了精美的課件,上課時邊出示課件邊用講故事的方法解決問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老師帶領同學們去公園玩,(課件出示情景圖)來到公園門口,他們排好隊去買門票,(課件出示排隊圖片)現在,老師想知道排在第一的是誰。(課件出示排隊學生姓名)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回答出排在第一的學生姓名。再看看老師排在第幾,小強排在第幾……最后老師還想知道今天去公園玩的一共有幾個同學,加上老師一共去了幾個人,同學們邊看課件邊積極思考問題。課件的有效利用,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誘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地理解了抽象的數學知識,增強了數學的趣味性,輕松地接受了新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數學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要善于應用生活中的素材,將數學課堂生活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促進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發展,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肖建英.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6(3)
[2]文世強.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J].師資建設,2016(9).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