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珍
摘 要:數學是一門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科,數學的教學過程便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即使在課堂上精心設置問題,也只是引領著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思維得不到開發。為此,如何有效地運用問題開展數學教學是教師應該關注的話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探究問題情境教學的有效策略,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故事;生活化;實踐性
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除此之外,問題的提出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注重良好問題情境的創設,并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探索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借助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故事對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基于這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學生較為熟悉或是感興趣的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為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從教學內容出發,運用有趣的故事來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愛上數學,更好地學習數學。
例如,在講授“今天我當家——小數乘法”這部分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對學生較為熟悉的西游記的故事進行了改編,并在課堂上講給學生聽:話說孫悟空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后,在如來佛祖的幫助下穿越到了現代,唐僧成為了一家公司的老板,而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凈成為了他的下屬。一天,水電處的負責人來他們公司收取水電費,并將收費單出示給他們,上面寫著:水費單價3.2元一噸,上月總共用水4噸;電費單價0.8元每千瓦時,上月總共用電21千瓦時。這時,這把唐僧難倒了,總共該交多少錢?他向悟空三人求助,他們也束手無策。于是,我向學生問道:“他們總共該交多少水電費呢?同學們,你們能幫幫他們嗎?”富含趣味性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都積極討論著,有的拿著筆在紙上演算著。我也趁機引入了本課的知識。如此,通過借助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這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了基礎。
二、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數學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生動、具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走進動物園——簡易方程”這部分內容時,鑒于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天平入手講解這部分的知識。首先針對學生比較熟悉的養寵物狗的話題與學生互動,向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喜歡養寵物狗嗎?寵物狗一般愛吃什么狗食呢?”學生開始五花八門地回答起來,我也趁機說道:“假設一只狗一次吃一盒狗食,盒子的重量是20 g,那么狗食的重量是多少呢?我們用天平來演示一下。”然后引導學生用x表示未知數狗食的重量,而狗食和盒子的重量則是x+20,將其放到天平一端,另一端依次放入天平的砝碼觀察天平是否平衡,最后引出了方程式。如此,通過運用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了想要探索的欲望,并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設操作性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動手操作是小學生較為感興趣、樂于參與的活動,它擺脫了以往課堂教學的枯燥性,為課堂教學活動增添了些許色彩。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教材內容出發,為學生創設一種操作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這部分內容時,在課堂上,我通過疊飛機的方式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圖形的對稱及對稱軸,然后向學生問道:“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梯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有幾條對稱軸?”并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進行驗證,判斷這些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之后,通過移動水平面上的水杯及撥動鐘表的指針,讓學生認識平移和旋轉,并讓學生在方格紙上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平移和旋轉,更好地認識什么是圖形的運動。如此,通過創設操作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數學知識的發展、變化過程,從而產生想要探究的欲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問題是數學教學的中心所在,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秀花.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2]鄢兵.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小學),2016.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