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芳
摘 要:在美術課堂中實踐與創新精神是課堂中的靈魂,是美術課程的意義所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好奇心、求知欲是教師的重心。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自主;多樣;開放;探究
美術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美術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因此美術教師應積極實踐探索,尋找最佳教學方式,完成美術教育教學目標。
一、要倡導自主合作學習
美術課堂中,學生可以發揮無限的想象力,“隨心隨遇”地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享受別樣的美感與果實。因此作為教師應多導、多引、多放手,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探求學習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呈現一種新型的良好師生互動關系,這樣可以克服學生的思維停滯、僵化狀態,避免長時間的依賴成性,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記得在上《禮物的外套》一課時,教師先布置任務,讓學生提前回家準備材料。課堂上,把學生分成小組并推選出組長。接著組內欣賞各種禮物的外包裝,欣賞完后談一談觀看的感受。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更漂流了、更精致了、更吸引人、更有價值了……”回答得精彩紛呈。這時馬上出示合作學習任務:全班進行一場競賽。在組長的帶領下,運用粘、剪、畫等方式,一會兒功夫他們手中的禮物就穿上了漂亮的外套。在匯報交流時他們的做法和想象創新不是我們教師所教出來的,是他們集體實踐智慧的結晶。就這樣,在實際合作探究中他們自己不僅了解包裝的作用,還能合理搭配運用材料制作美化生活的用品,并且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創新及實踐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二、要提倡多樣性的創新教學
隨著教改的深入進行,學校根據地方特色及實際,編排校本教材,有選擇性地進行實際教學,進而讓學生走進生活實際,不斷促進審美及創新思維的提升,就是創新教學內容的最好體現。比如,調色是學生在畫畫中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教師會先詳細講解,然后親自示范,讓孩子記住哪些顏色能調出自己想要的顏色。現在改變策略,在課的開始,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演示色彩的神奇、設立情境,開闊學生視野,引發學生興趣,然后設定組別營造氛圍,鼓勵孩子大膽動手實踐。這可是孩子們最想做的,自然迫不及待去調色了。小組內分工明確,有擠顏料的,有調色的,有記錄的……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隨后設定互評環節,各個小組都不甘示弱,對他組的匯報不僅評價到位,更把自己組的做法展示出來了。而后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匯報者的發言進行相應評價,有優點,有不足,更有具體的做法建議。孩子在互動、互助、互評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收獲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三、要走進開放性的多彩課堂
教室是課堂的主陣地,隨著校本教材的開發,我們可以創新“開放性”的課堂,將美術課堂放到室外,放到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潛能的“每一個地方”,開闊學生視野,啟發學生思路,達到“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真正實踐。比如我們家鄉秋天是最美麗的季節。這個季節里,滿山遍野“五彩紛呈”的樹葉,裝點著“多彩”的世界。我們就利用這個契機,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山,去感受自然的美、家鄉的美,同時摘撿自己喜歡的樹葉。這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小小的手中攥滿了多彩的樹葉,滿臉滿眼寫滿了興奮與激動!帶著收獲再回到課堂,以教師設定的情境為引導,讓學生發揮無盡的想象,自主探究完成樹葉的拼圖制作,看!有成群的魚兒、有可愛的小貓、更有風景別致的山水小景!這一幅幅的精品創作沁人心脾,美不勝收!在活動中看到了他們認真的神態,團結的精神,心靈手巧的制作。沒有老師的講解,學生匯報得頭頭是道,此時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是溜號的,全沉浸在自己制作作品的分享中,收到了絕好的教學效果。
四、要注重實踐探索性教學
現在課堂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所以學生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投入實踐研究探索,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是有實效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實踐創新教學要讓學生通過問題解決來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生之間互相解決新問題使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狀態,墨守成規接受現成的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和學生研究變廢為寶的制作中,課前板書“變廢為寶”四個字讓學生進行質疑。提出問題:哪些物品可以變廢為寶,我們怎樣做才能變廢為寶,大家知道哪些變廢為寶的事例……問題一提出,很多同學紛紛搶答。此時馬上引入新課,針對課題展開學習。利用多媒體演示一件上衣被刮出一道長長的口子,變成了一件沒用的衣服,但是因為在長長的口子上縫制了美麗的花朵、綠葉,又成為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這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思路被激發,想到了許多廢物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變成有價值的物品。接著拿出之前老師讓準備的廢棄物品,小組合作尋找變廢為寶的方法。學生之間積極探索,不斷發現新的方法,在實踐中團結協作,共同制作,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這就是學生創新實踐的體現。
實踐與創新精神是課堂中的重點,是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的。我們既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不斷研究創新,追求真理,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從而讓美術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尹少淳.尹少淳談美術教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