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娟
摘 要:寫作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往往代表了小學生的思想認識、知識積累及表達技巧等多方面能力。為此,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從多方面闡述了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旨在讓小學生愛上寫作,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多角度
“聽、說、讀、寫”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培養目標,其中寫作能力體現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但經實踐得知,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致使寫作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升。如何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是本文論述的重點,旨在優化課堂寫作教學,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據了解得知,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成效并不如意,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學生寫作興趣不高。當前,小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與寫作素材,但由于年齡尚小,生活經驗缺乏,自身想象力較差,語言缺乏一定的美感,從而使得寫出的作文不夠生動形象,對語文寫作逐漸失去興趣。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極高想象力才能寫出的作文,如《種子的夢想》,學生的寫作興趣更低。另一方面,作文要求過于局限。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文內容時,時常為了避免學生出現跑題的現象,就提出十分明確的題目要求與作文體裁,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白這個作文要寫什么。然而,這并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甚至還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升。
二、多角度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策略
(一)激發興趣,調動寫作熱情
經實踐證明,如若學生缺乏興趣的引導,任何學習都將變成一種負擔。為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想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寫作興趣、調動學生情感是關鍵。只有讓學生將寫作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能促使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寫作,寫作水平自然也會得到提升。例如,在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學中,為讓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愛護環境與保護地球意識,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則短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發出了諸多感慨。隨后,我便讓學生談談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破壞環境行為,學生躍躍欲試。最后,我讓學生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旨在呼吁學生珍惜資源、愛護地球。這樣一來,不僅改變了之前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還調動了學生寫作欲望。由此可見,激發興趣、調動情感對提升寫作教學有效性有重要作用,教師應加強重視程度,不可忽視。
(二)貼近生活,豐富寫作內容
在當今教育環境背景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教師要想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讓學生不斷體會生活的魅力,體會生活的樂趣。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語文寫作才能夠朝著具備真實情感、有內涵的方向發展。比如,學校在植樹節組織小學生進行植樹活動,讓小學生親手種下幼苗,小學生才能夠進一步感受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不容易。同時,還能夠讓小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的意識,進而讓小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自我約束。隨后,我布置以“植樹感受”為主題的作文讓學生寫作,小學生親身參與植樹活動之后,其寫作將不只是學生的植樹過程,而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寫出自身保護環境的意愿。基于此,通過體驗生活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進而讓小學生的寫作更有內涵,更有思想深度。
(三)以讀促寫,提升寫作能力
以讀促寫,簡單來說就是加大閱讀量,在日常語文學習中利用閱讀實現熟讀成誦。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含義,領會當前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心中情感,進而為其后續寫作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小學語文《北京的春節》教學中,我首先布置自主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看作者如何介紹并描述春節的。在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手法,并學習作者在文章寫作過程中的優勢與技巧后,學生就可以在自主寫作時將文中寫作思路、寫作技巧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將自身想法與相關技巧、思路進行有效結合。雖然一些同學可能在表達過程中效果較差,但我會端正自身教學態度,耐心引導學生,讓學生通過讀寫結合提升自身寫作質量。久而久之,學生必定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由此可知,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學生的個人思維也在不斷拓展,寫作能力也會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多角度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確能有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為此,本文主要從以上幾方面展開探究分析,旨在讓小學生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但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并非朝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在多元途徑下感知寫作魅力,讓學生愛寫、有話說。
參考文獻:
[1]李琦.試論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54.
[2]林淑鶯.讀寫結合,運用語言現象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28.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