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指導下得到有效鍛煉,教師就要積極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
關鍵詞:創造性;興趣;思維;想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采取多種方式方法積極開發學生智力與培養能力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全國各地、各學校和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探索的重點,盡管教法各有不同,但殊途同歸。筆者就此焦點問題與同行交流學習,以求教于專家同行。
一、應做到學生創造性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和最關鍵的是如何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
1.營造關系民主化的良好教學氛圍
語文課堂教學更應追求內容豐富多彩,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有幽默、有笑聲、有爭議、有討論,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師”,教師就要想方設法去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以親切、熱情、平等的態度,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亢奮的狀態中,對接受的內容產生濃烈興趣,去主動積極地投入其中,通過自己的參與交流,獲得成功體驗和集思廣益的收獲,從而感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2.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聯系課文,續編故事。教材中大多數課文的結尾言已盡而意無窮,可提示學生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延伸情節,培養思維的跳躍性。根據情節,模仿表演。有些課文可表演性較強,為開展第二課堂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教師的導演下,可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自己動手改編成表演劇,在愉快的情景活動中使學生接受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3.引導學生開發思維得出結論
在語文講讀課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一種是澆灌法,對這種方法不提倡;另一種是實踐法,即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思維,啟發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分析,自己去尋找規律,自己去得出結論。這方法不是老師灌的,而是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學生比較、對照、分析尋求規律,得出結論,這樣得到的知識是牢固的,用得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激發了興趣,開發了智力,培養了能力,達到了學習目的。
二、應做到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對思維能力正在形成的小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是最根本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式。
1.把語言文字訓練同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努力把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使思維和語言互相促進,達到協調發展。如《溫暖》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總理卻送來了春天般的溫暖。”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時,可先引導學生理解“深秋和寒冷”的意思,再思考“深秋是寒冷的,為什么清潔工人卻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呢?”讓學生理解“春天般的溫暖”是比喻,句中用“卻”字表示轉折之義。這樣既緊密結合語言文字理解語義,又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2.把激勵學生質難問疑同發展創新思維結合起來
學生積極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新。如教學《飛奪瀘定橋》時,可引導學生針對課題質疑,瀘定橋在哪里?什么叫“飛奪”?誰飛奪瀘定橋?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怎樣飛奪瀘定橋?針對疑問,教師應熱情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提出疑問,教給學生質疑手段,開發創造性思維。
3.把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結合起來
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要使學生的思路開闊,不能過分重視求同思維,而要在進行求同思維訓練的同時重視求異思維訓練,以求發散思維,達到統一見解。如《詹天佑》的教學,可設問:“最令你感動的地方是什么?寫出你的心得體會。”或“‘……外國人驚嘆不已。你們想象一下外國人是如何發出驚嘆的?”這就是求異思維訓練。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答案,引起學生爭辯、比較、分析,最后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通過教師講解達成共識。
三、應做到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
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奠基工程,教師應把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
1.以生動語言激發學生再造想象
教師運用生動而又動情的語言描述,或以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引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使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意境或表(形)象進行再造想象。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做假想旅游,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仿佛浮現在孩子們面前。
2.以豐富表象拓展知識領域
無論是再造想象還是創造想象,都要以豐富的知識和表象為基礎,所以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獲得豐富的表象,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廣闊的拓展。如在教學《五彩池》時,學生已有相關知識的積累,在體會文字所傳達的內容方面就更真切透徹。
3.以隨筆形式開發聯想和想象力
以隨筆形式進行寫作訓練,不給學生任何條條框框,任他寫,放膽寫,不拘一格,只要內容健康,文字活潑就行,任其發揮,開發思路,充分放飛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
要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科學的指導下得到有效鍛煉,教師必須積極引導主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創造性想象力,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建慶.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學之友(B版),2007(3).
[2]郝麗美.語文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11(6).
作者簡介:宋軍,男,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紅羊鄉中心小學,大學專科,一級教師。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