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語文教育更加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語文素養的不僅對學生語言能力的養成具有關鍵性作用,同時還促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為提高語文學科教學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文素養;教學效率
在當前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教育發展背景下,語文教育的教學目標也逐漸由之前單純的語文知識傳授過渡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上來,能否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僅決定著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也關系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一、引入先進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現代教育技術逐漸滲透到現代語文教學領域,由此不僅成功突破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而且促使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有效的優化,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語文教學效率,最終也實現了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比如,在進行《海底世界》一課的教學時,筆者采取了這樣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即緊密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制作了一套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對課件內容進行了欣賞,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出了“海面波濤洶涌,但在寧靜的海底卻充斥著各種不同生物所發出的聲音;同時在海底,也有各種奇異的生物來回游動著……”這樣一幅畫面。通過海底畫面的展示,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成功調動起來,由此也激活了學生學習課文時的有利因素,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學生的求知欲望也自然而然轉向于課文的學習,進而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后期的語文教學中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提升了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而且也達成了對學生良好閱讀品質的有效培養,促使學生得到了一種豐富的語言積累,進而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創設良好教學環境,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由諸多的教育工作者通過長期的研究和討論確定的,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作為語文教師,要特別注重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其能夠更好地去掌握課文內容與感情思想,成功地激發其情感。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來表演故事,還原課本內容,使其進入這一情境。這篇課文里主要有兩個角色:小雁和大雁。由學生自薦想要演的角色,自由結合成表演小組,三天時間排練,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展現自己的想象力,對于表現好的小組,老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又如在講解《狼和小羊》這一故事時,筆者租借了狼和小羊的頭套以及尾巴,讓兩位學生分別來表演狼和小羊,學生看到頭飾,都十分興奮,上臺以后兩位學生的表演都很投入,很有感情,學生看的也是津津有味。
課本劇表演打破了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把語文知識與戲劇結合在一起,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在這一表演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課本內容設計劇情,組織語言,這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故事情節的印象,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還有效拓展了學生思維,激起了學生內心的情感。
三、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針對小學生喜歡娛樂、愛玩的心理特征,教師組織開展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自主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一些教學任務。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實踐應用中測試學生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發展語文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比如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筆者在要求學生閱讀時可以有多種選擇形式:充分朗讀、分層次朗讀以及個性化朗讀等,通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來深入了解文章的語言內涵,提升語文素養。另外筆者還可以與學生合作將閱讀文章改編成“劇本”(如上文所述),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表演文章內容,學生在自己的角色中體會人物情感,在表演過程中感受事物的矛盾沖突,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此外,筆者在執教期間還因地制宜地在本班級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夸夸我的家鄉美”“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等,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來搜集相應的語言素材,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分享。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還使得學生的語言交際與團結協作等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學生情感更為豐富,進而也促使其語文核心素養得到了有效的升華。
總之,在進入21世紀以來,伴著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才與知識的需求日益加劇,這樣一種時代發展形勢下,素質教育得到了大力的推行。新時期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文化知識,同時還要具有一種高尚的道德素質和人格。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就需要積極承擔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在強化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以此在保證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龍山,趙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88-89.
[2]顧梅生.探究小學語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7(4):17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