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也不再只是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積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對德育的滲透,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設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實現對學生的綜合培養。首先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現狀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重點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策略進行積極的探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現狀;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積極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創新,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人格,適應學生的發展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現狀
語文教學是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教育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具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從課文知識中受到各種道德情感的感染,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不過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不是非常順利,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
1.在語文教學中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已經引起很多教師的注意,都在積極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利用課文中的道德素材,對學生進行課堂引導,提高教學的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有不少教師對德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學校只是將德育教學當作一個形式,教師也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培養,使得很多學生都不能夠從課程中得到針對性的培養。
2.在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不關心德育知識的學習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都不關心德育知識的學習,只是進行對各種語文知識點的背誦,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對于思想道德的培養,就不是非常關心。這一方面是受學生固有的學習觀念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家長也是如此,沒有及時更新學習觀念;另一方面是語文教學中對德育教學的方式過于單調,一味地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的講述,千篇一律的語言,更多的是讓學生厭煩,沒有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和改革。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策略
1.轉變語文教學觀念,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影響。德育教學本身就是語文課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對德育的滲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思想品格,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語文教學觀念,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充分利用語文課程的人文屬性,深入挖掘其中的道德素材,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開展對學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2.營造語文課堂氛圍,形成對學生的德育熏陶
在學校教育中,良好的教學氛圍是開展課堂活動的重要促進因素,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語文課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探究,形成對學生的德育熏陶。在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方法對教學氛圍進行引導,如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討論分析,組織師生之間的交流談話,或者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情境進行創新,營造有效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道德培養。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將關于黃河的變化資料進行課件的制作,通過形象化的視頻圖片進行課堂展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觀地感受到黃河的變化,深入探究黃河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形成對學生的有效熏陶,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
3.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格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加強對學生思想的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可以相互交流互補,全面地考慮語文問題,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生命 生命》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課堂分組,首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課文朗讀,讓學生細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小組討論課文中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語言,積累并運用。尤其是對其中富含積極向上的精神語言,讓學生積極思考,受到其中語言的有效熏陶,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參考文獻:
[1]劉紅.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學周刊,2018.
[2]周忠.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8.
[3]王臣.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J].中國校外教育,2018.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