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艷
摘 要: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它不僅可以考察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也是學生最為頭疼的問題。學生們在解應用題時其困惑主要原因是從讀題到找條件再到解答和檢驗過程中沒有一一找準題干中的顯性或隱含條件,甚至有的學生看見數字就用加減乘除來拼湊。甚至有些同學就僅靠老師上課講解的類型的題照貓畫虎的進行死記硬背記憶。本文將從端正學生的心理因素、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問題來源生活化,呈現形式多樣化等幾個方面對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進行解困。
關鍵詞:應用題;困惑;教學策略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難點和難點,其主要表現為學生感到難學,教師感到難教。久而久之,不僅學生對應用題產生了恐懼心理,而且引發了對數學學科的畏懼,影響了學科質量的提升。教師也只能采取某些傳統對策,比如題海戰術等來應對,其結果自然是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那么,如何讓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走出以上困境呢? 我談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端正學生的心理因素
首先,我認為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中,心理障礙時有發生。教師在教學中應第一關心的是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應先“靜心”。糾正學生心理,樹立良好、平和、冷靜的心態面對單一、煩躁的基本運算。就我所帶班級而言,我所授課的對象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學生,有一部分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愿意去說,沒有自信,生怕自己說錯,說不好。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欠缺,以致于在學生中總是處于被動狀態。甚至有些恐懼上數學課。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學數學的自信心,減少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當然,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高年級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比如:對各方層次的學生的回答給予不同的評語,難度大的問題應該提問成績好的學生,他們能回答得出的,給予適當的表揚,不要對他們太過分的表揚,以免他們會用有驕傲的心理;中層次表揚是“繼續努力會趕在全班的前面”;低層次的表揚是:“你真棒”“你聽的很用心”“以后再接再厲”等等鼓勵性語言。最后,教師的評價以學生個體為中心,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孩子有自己的體會,讓每個孩子都形成自己的數學經驗。
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解應用題的關鍵,正確的審題就相當于邁出了解題正確道路的第一步。因此在解應用題之前,一定要仔細審題,讀清題意,題目中都告訴了哪些已知量,這些已知量跟問題有什么關系?我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會讓學生大聲讀出題目,最少讀兩遍,因為有時讓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學生并沒有讀懂題意,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而讀,并未真正用心去讀題目意思。所以我會讓學生逐字逐句多讀幾遍,直到學生們能真正理解題意。還有很多學生一看到文字較多的題目就會產生畏懼情緒,所以學生在讀題或做題時一定要教會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抓住關鍵的語句,簡縮問題。讓學生解釋這些關鍵字或詞在這道題里是什么意思,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解題幫助。能夠讀懂題是解好應用題的首要條件。如果題都讀不懂,又怎么正確地解號應用題呢?總之審題的一個要點就是要求學生能剔除題目中的“無用成分”,用自己的語言闡明題意的核心,建立相應的數量關系。
三、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
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是通過文字表述的方式來反映的,每個應用題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事物的情節,二是數量關系。學生解答應用題是要對事物的理解和搞清數量關系來確定算法,把數學問題轉化成數學式子通過計算進行解答。大多數應用題都是以“問題解決”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意識。分析的意識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先決條件。學生沒有分析的意識,就談不上分析能力的培養,只有當學生有了分析的動機、欲望后,才能逐步提高學生分析的能力。我們有些老師花了大力氣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但收效甚微,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主動地進入到你的教學中來,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如在教學比例應用題時,有的老師就是給學生分析什么樣形式的題目用正比例解,什么樣形式的題目用反比例解。這樣教學的結果是使學生做應用題只看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的意識,也就不可能把握數量關系的實質。教學中將枯燥的習題變為高質量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問題來源生活化,呈現形式多樣化
我們常說,數學來源于生活,更要服務于生活。學習和研究數學,其目的是為了應用數學。也正是有了應用,才彰顯出了數學的價值。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提出各種問題;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以解決問題為己任的應用題,無疑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有效載體。它在訓練學生思維的同時,又透出濃濃的生活氣息,讓學生從體驗現實的情景中,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問題來源生活化,呈現形式多樣化,就要求應用題的素材是學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過的、理解的,與他們的生活世界密切相關。比如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應用題,可以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轉化成等量的圓柱的體積來計算。根據已知條件可以利用圓柱容積公式計算得出這個飲料瓶的底面積;倒放時,仍利用圓柱的體積公式求得空余部分的體積即可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說,具有親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更重要的是能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呈現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純文字的形式,采用圖文并茂,這不僅有助于擺脫純文字的枯燥說教,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總之,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面的方法是很多的,在此,本人就自己的認識總結為以上幾個方面,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為謝!
參考文獻
[1]2005《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數學(第八冊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09.第3期 《小學數學教師》上海出版社,
[3]周玉仁1994.4月出版《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