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淑
摘 要:黨內民主監督是機關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如實地陳述了黨內民主監督還存的一些頑疾,同時也提出了如何解決的建議。
關鍵詞:黨內;民主;監督
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是否真正落到實處: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基本民主權利系列具體制度建設的進程;對整個社會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的落實起導向和示范作用;關系到黨的性質和黨是否有生機與活力、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一、當前黨內民主與監督的現狀
一方面: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就重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從制度建設上確保黨的先進性,黨內民主政治建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在不斷深化,特別是自黨的十五大確立依法治國為我黨治國的基本方略以來進程加快,現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黨內民主與監督的制度體系。先后制定黨內民主與監督的系列規定,特別是 2018年3月《中華人民共中國監察法》年出臺,使黨內黨外的民主監督步入了有規可循,再加之十八大以來執紀逗硬,中央對腐敗的零容忍,黨內黨外民主監督成效可喜。
另一方面:黨內民主監督運行機制存在較多障礙,制度執行存在明顯的缺陷?!豆珓諉T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此規定在實踐中往往將“依法”二字忽略,演化成下級要服從上級的決定和命令。有些處于領導地位的黨員,認為作為領導就該有領導的權威,有的一把手習慣于一言堂,自己講的話不管正確與否,都得服從,個人說了算。照領導或上級意圖辦事,在機關工作人員中已形成一種較為流行的觀念,它正嚴重阻礙機關黨內民主權利行使。黨的相關制度已賦予了黨員許多新的民主與監督權利,如“及時向黨組織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參加黨組織開展的評議黨員領導干部活動,發表意見;黨員有權了解本人所提意見和建議的處理結果等”1。實踐中缺少行使這些權利創造相應條件,導致一般黨員行動上的茫然,主動積極行使民主監督權利越來越少見,造成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的惰性習慣。實踐中雖然不少單位有領導層的議事規則的規定,但不公開或主要領導違反也不受任何責任追究,使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權威。上述幾例足以說明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的不少規定,現還停留在原則性的制度層面而已,實際操作規定缺乏。
二、健全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的建議
(一)從執政黨生死存亡的高度,提高機關黨員對黨內民主監督重要性的認識水平。要不定期地采取豐富多彩、觸及靈魂深處的教育方式,開展黨員和干部對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重要性的認識。如警示、情景、講座、談訪、交流、深入基層群眾中等方式,讓每一個黨員特別是擁有權力的領導干部認識到黨內民主監督的至關重要性,營造機關黨內民主的良好氛圍,讓專斷、一言堂的作風沒有生存的土壤和外部空間。
(二)完善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操作層的剛性規定,嚴防民主與監督演變成空洞的原則。切實有效的制度是確保黨內民主與監督實現的前提。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帶動和示范作用。要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和黨的委員會制度為重點,從改革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2。急需根據現有的黨內民主與監督的相關規定,應將:本單位公開透明的事項、必須征求黨員群眾才能決定的事項、群眾反映的問題辦理情況、暢通上級領導與本單位黨員群眾聯系的渠道等納入規定中。在機關黨內的這些具體規定中,重點解決黨內群眾訴求不暢通、黨內和行政事務不透明、黨內話語權不平等、黨內事務參與不到位、評優和干部提拔缺乏公信度等問題。
(三)建立健全機關黨政行政一把手違反民主與監督規定的責任追求制,為民主政治建設的向前發展掃除障礙。
機關黨內民主與監督乏力的主要障礙之一,主要來自于上級和本單位黨政一把手。機關單位民主與監督細化規定一旦制定后,單位領導就應帶頭遵守,特別是一把手。要嚴防各級黨政一把手踐踏和破壞這些制度,要嚴防權大于法、權大于制度規定的人治行為。要做到:一方面要將領導干部遵守民主與監督的規定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建立健全相關的責任追究制;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民主監督形式與手段。后者是實踐中的難點也是重點,采用何種方法這有待實踐中去不斷地探索創新。但各種方法都必須要貫穿的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各級黨委要從制度上真正落實,黨員群眾享有干部“選擇權”和“考核權“,才能使干部將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結合起來,才能使各級領導干部將黨內民主與監督,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視和自覺地遵守。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已步入常態化的軌道,為了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不斷完善機關黨內民主監督是一個永恒的使命!
參考文獻
[1]20042月17日《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
[2]見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