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朝君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逐漸增強,房地產市場存在的泡沫現象逐漸現象,一些房地產企業依靠自身的資金鏈優勢,大力推行供應鏈金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下游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風險。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內容。其次,討論目前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討論施工企業融資對策。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房地產行業;民營企業;建筑施工企業
根據央行發布的信息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1.88萬億元,比2017年末余額增加5027億元。房地產行業的上游企業,尤其是大型的房地產工程公司,大力推進供應鏈金融政策,將整個房地產行業作為一個整體,共同面對目前的貸款緊縮環境。因而,如何提高融資的有效性,降低融資風險,是擺在所有民營建筑施工企業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融資,是金融投資企業根據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的擔保性融資[1]。也包含供應鏈上的上游企業,向下游企業提供存貨,下游企業通過供應鏈融資,獲得抵押和質押[2]。供應鏈融資本質上是對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一種重新整合。圍繞著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都可以間接的獲得貸款服務,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風險。
房地產行業的供應鏈金融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活動上:(1)房地產工程公司與供應商制定分賬規則,商業銀行給與房地產工程企業一定的供應鏈整合授信資質。(2)供應鏈上游企業辦理保理業務,確定對房地產工程公司的應收賬款。(3)供應鏈上游企業對房地產工程企業開具抵押憑證。(4)房地產工程企業向上游企業支付承兌。(5)商業銀行將上述業務的貸款支付給供應鏈上游企業。(6)商業銀行代理房地產工程企業,收取相應款項。
二、民營施工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目前房地產工程企業,針對供應鏈下游企業,可以利用延遲優勢,減少還貸的壓力,將這種壓力共同轉嫁給供應鏈下游企業。因而,目前的民營施工企業,作為房地產供應鏈中的下游企業,融資形式不容樂觀:
第一,目前可以向民營建筑施工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的商業銀行,數量還比較少。民營施工企業的融資比較困難,融資的周期長,資金的周轉率比較低。很多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在前期墊付了大量的工程款,造成資金周轉困難。
第二,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競爭力不足,企業的規模比較少,在技術上、人才上、設備上、資金上,都與大型公司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企業可以用于抵押的固定資產比較少,在商業銀行的信譽普遍不高。
第三,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供應鏈內部,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話語權較弱,下游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發展傾向明顯,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比較強,存在惡性競爭的現象。很多企業既得不到上游供應商的支持,也無法在下游供應商處融資,陷入了兩難的發展境地。
第四,目前,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程度還比較淺,企業在支付農民工工資與獲得上游開發商的工程款之間,存在時間差,業務辦理的總體成本較高,時效性和有效性嚴重不足。
三、民營施工企業融資優化對策
(一)豐富商業銀行的類型
提高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融資能力,政府要建立健全商業銀行制度,發展更多的商業銀行類型,為民營建筑施工企業,提供類型更加多樣的商業金融服務。首先,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與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之間的合作,尤其是要加強與房地產開發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供應鏈核心企業,一同辦理商業銀行業務,降低融資的成本。其次,政府要加強對行業銀行的監督與管理,打造系統化、科學化的商業銀行融資體系。運用市場化的調節方法,整合各個商業銀行的資源配置。幫助各個商業銀行根據自己的資金成本、用戶偏好、競爭優勢、業務類型,增加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融資服務。再次,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利用好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優惠政策,整合自身的資本來源,選擇與更有競爭力的商業銀行合作,降低融資過程的成本。最后,國家要加強對民間信貸機構的資質審查,更好的發揮商業銀行的金融主體作用,避免民營建筑施工企業陷入到民間借貸的不良循環當中去,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提高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優化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方式,提高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供應鏈融資能力,最本質的途徑,還是提高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提高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加強供應鏈中其他企業對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信任,幫助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降低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融資成本。第一,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盡快適應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方式,熟悉房地產開發商與商業銀行制定的融資規則,減少自己對融資過程中的不適應與不重視,提供整個管理團隊對供應鏈金融的理解程度。第二,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在日常生產與管理的過程中,通過精細化的企業管理、科學化的現場施工管理、專業化的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質量,減少管理過程的漏洞,著力提高企業的發展效率,擴大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影響力,進而提高話語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融資機會。第三,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努力降低生產的成本,通過提高技術、加強管理等方式,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為自己貸款過程中,爭取更好的商業合同條款。
(三)發展內部融資形式
一些大型的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內部金融的方式,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企業的金融成本與金融風險。一方面,大型民營建筑施工企業集團中的子公司,可以向集團公司申請金融投資,通過商票貼補、實物質押、現金貼息等方式,進行融資,降低子公司的融資難度,擴展集團公司的收入。另一方面,子公司可以利用集團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向供應鏈上的企業融資。在保障企業現金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擴展營收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民營建筑施工企業的子公司,要重視運用合同的方式,保護好自己在融資過程中的合法權益。
(四)深化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
一方面,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深化自身的經營模式改革,按照現代的企業管理方式,調整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強與本地區其他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地區整合優勢,提高在本地商業銀行中的貸款信譽。另一方面,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可以與商業銀行展開深入的合作,通過集中采購、集中建設、集中結算等方式,與自己的A級別材料供應商,建設聯合金融模式,打造強大的供應鏈平臺,跳出原有的供應鏈圈子,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新供應鏈。
四、結論
綜上所述,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要頭腦清醒,認清自己的位置,擺正對于供應鏈金融的態度,從自身的企業利益出發,多途徑、多方式的進行融資。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基于供應鏈金融的民營建筑施工企業融資問題,有助于民營建筑施工企業,從發展的角度看待供應鏈金融。因而,企業要始終立足于自身的發展建設,加速資金回籠的速度,降低融資的成本與風險。
【參考文獻】
[1]唐春霞.民營建筑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20):94+125.
[2]姜繼興.中小民營建筑企業可依項目融資走出困境[J].建筑,2012(0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