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增江
【摘 要】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忠于職守,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保密。
【關鍵詞】內部審計;內部審計工作規定
一、引言
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以及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審計署于2018年3月1日制定了《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
內部審計,是在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忠于職守,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保密。
二、內部審計準則
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是中國內部審計工作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1、審計基本準則是內部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時應當遵循的基本規范,是制定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的基本依據。
基本準則,是內部審計準則體系的第一層次,是內部審計準則的總綱,具有最高的權威性和法定約束力。
2、審計具體準則是依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應當遵循的具體規范。
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是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的執業規范,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應當遵照執行。
3、審計實務指南是依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制定的,為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
實務指南是給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提供操作性的指導意見,不具有法定約束力和強制性,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應當參照執行。
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客觀性的評價方法, 主要對企業內部的一系列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 是企業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整體效益都有重要影響。
三、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
內部審計是一項為了增加價值和改善運營所進行的獨立的、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他運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評價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是為指導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工作中保持獨立的地位、公正的態度和約束自己行為而制訂的一整套職業道德規范。
1、遵紀守法。審計人員在其崗位上,必須加強自我修養和鍛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應當認真完善自己的人格,保持自己的尊嚴,維護自己的信仰。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認真履行《審計法》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與從事審計工作,緊密聯系、審計職業道德具有審計人員職業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
2、干好本職工作。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應當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確保審計結果合法、真是、完整。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切實維護其正當、合法的經濟利益。做好本職工作是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基本要求。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與從事審計工作緊密聯系,審計職業道德是審計人員職業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
3、不斷學習。審計人員應當不斷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不斷適應審計業務發展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審計人員要舍得投入,刻苦學習,努力鉆研審計業務技能,做到會審、會查、會分析。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了解和掌握有關審計標準、程序和技術方面的改進和發展情況。通過提高應變能力和總體素質,使之能夠適應審計工作的需要。審計人員的會計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對審計工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4、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水平狀況。保持較高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是實現內部審計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而內部審計的隸屬關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戴耀華等,2007),因為內部審計的隸屬層級越高,內部審計的行政級別也會越高,內部審計部門在進行內部審計時的受制部門越少,因此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會越高。表2結果顯示,我國內部審計模式主要有隸屬于董事會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監事會、總經理和財務部四種模式,四種模式的內部審計獨立性水平依次下降。其中隸屬于董事會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模式的內部審計與隸屬于總經理的內部審計模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主要模式。隸屬于董事會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內部審計模式所占的比例一直處于上升狀態,截止2011年該種模式的內部審計所占的比例達到了62.79%,處于絕對主導模式。
5、內部審計人員披露狀況。擁有較高的專業勝任能力與足夠的審計人員數量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表3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披露內部審計人員信息并不樂觀,雖然披露內部審計人員的上市公司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詳細披露內部審計信息的上市公司數量甚少,只有部分上市公司在其控制自評報告中披露了內審人員數量,所占比例在2011年也才三成,有近70%的上市公司未披露內部審計人員的信息,基本沒有公司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進行披露。
四、審計質量及案例分析
審計機構按照審計基本原則確保和控制審計工作質量。審計工作包括了一系列管理活動,如規劃、約束、分析和反饋等。審計質量水平對內部控制有直接影響,也影響了審計職能的發揮。提高審計質量控制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審計工作水平。
案例:某企業進行資產清查,發現單位的筆記本數量賬實不符,少了一臺。經詢問相關部門人員都不了解具體情況。后經調查后得知,有一位經理在出發時借用了單位一臺筆記本電腦,回來后沒有及時歸還,造成實際數比賬面數少一臺。
此案例反應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不完善,缺少必要的交接手續,固定資產作為單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購置、驗收、入庫、記賬、使用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管控,所用資產應及時返還交接,說明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加強。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是促進公司內部程序的合理性和資源利用的有效性,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確保公司各項規章制度與有關決議能夠有效實施執行。
【參考文獻】
【1】王兵、劉力云、鮑國安,2013內部審計未來展望審計研究。
【2】審計署于《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4】[王守海,鄭偉,張彥國.內部審計水平與財務報告質量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5):82-89.
【5】耿建新,續芹,李躍然.內部審計水平與財務報告質量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0,(5):82-89.
【6】時現.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治理功能透視[J].審計研究,2003,(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