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佰玲
【摘 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給城市社區治理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智慧社區”等一系列新興模式應勢而生,社區治理模式不斷創新,公共服務水平有所提升,同時也促進了社區居民自治,進而提升了政府的服務效能。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社區;社區治理
互聯網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進入到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標志的新階段,并且正呈現加速發展態勢。“互聯網+”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正在逐步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結合,成功推動著社區治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新興的社區治理模式“智慧社區”應運而生,它通過整合社區的各類信息系統和資源,構建社區信息系統平臺,充分運用信息化工具進行社區管理和服務。
一、“互聯網+”創新治理模式
城市社區具有復雜性、多元性,其內部分化和異質性程度都比較高,對參與社區治理的效率要求較高。在黨政領導下,在街道的指導下,如何突出社區的特色,調動社區自治功能就顯得尤其重要。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進步,“互聯網+”不斷參與推進社區治理,產生“智慧社區”這一新模式。
智慧社區是將“互聯網+”與民生相結合,集“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一體,深入社區居民生活的智慧服務平臺。[1] “智慧社區”借助互聯網和物聯網,結合智能樓宇、路網監控、智能家居、票證管理、食品藥品管理、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多種載體,實現社區治理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提高服務效能和質量。居民作為社區的主人,本著以人為中心的原則,智慧社區考慮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應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業、智慧政務、智慧公共服務等。智慧家居融合了家庭控制網絡和多媒體信息網絡,形成一個家庭信息化網絡平臺。家庭控制網絡通過家庭網關,實現電子信息設備、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的控制與設備間協同;智慧物業利用視頻監控、傳感器網絡及小區寬帶構成物聯網系統,實現智慧的保安消防、停車場管理、設備檢修與維護、電梯管理等智能化服務。從家居到物業,從社會服務到公共管理,特別是對于有特殊困難和需求的人群,如空巢老人,智慧社區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二、“互聯網+”優化社區服務
社區治理水平展現的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關系到“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社區服務,互聯網+黨務、互聯網+政務、互聯網+公共服務等,創新了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增強了黨員和居民的在線互動;方便了居民的問詢、辦證、登記等政務需求,壓縮簡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服務效能;將醫療、養老、教育、環保等公共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形成公共信息資源庫,實現大數據采集、分析、利用的共享,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
“互聯網+”社區治理模式,逐步構建社區服務電子平臺,突破傳統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公開公示服務事項,降低部分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虛擬式一站式全天候服務”,實現社區服務水平的極大提升。把對社區居民的治理和服務在線化,通過線上的交互過程,實時產生用戶數據,可以洞悉用戶需求,方便精準施策,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信息匱乏、協同支撐不足、重復采集錄入等治理困擾,提升社區政務服務水平。如智慧社區利用信息共享和集成技術,實現社區醫療服務、養老服務、“一站式”繳費服務等多項服務智能化。通過對社區業務進行分類和規范,實現社區一站式服務,實現智慧政務新發展。
三、“互聯網+”促進居民自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在互聯網+社區治理中,要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協同作用。政府負責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打破行政制度壁壘,促進數據互聯互通,同時注重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市場應遵循規律,依托互聯網技術,打造更好的服務產品,為居民提供精準細致的服務。“互聯網+”可以有效推動簡政放權,把社區居委會從長期以來的行政體制中解脫出來,真正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釋放出本我活力,實現政社分開。
“互聯網+”進一步完善了群眾自治制度,增進各方面主體的溝通與協商,促進了基層群眾的民主治理。互聯網技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居民參與利益表達和公共決策。互聯網天然具備社交屬性,通過互聯網+社交,搭建交往平臺,如社區網站、社區微信群或者社區APP,有效匯集社區民意,充分進行公共討論,強化社區文化建設,促進社區民主和居民善治。社區各種大型活動的宣傳動員,社區法制宣傳、廣場舞等娛樂團隊的組建、社區物業維修的監督等,通過網絡空間廣泛快捷的匯聚民意,更有利于增強社區政務信息的透明度,達成共識。此外,通過建立虛擬空間,增強情感共振,提供“零距離”鄰里服務,加強居民隨時隨地的互動,更有利于培育公共精神,加強社區文化共同體建設,增強居民對社區這個大家庭的幸福感、歸屬感。
城市社區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新時代對城市社區治理提出的新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治理結構、治理功能、治理制度和治理手段等方面。[2]互聯網的介入給城市社區治理帶來了新的生機,政府要利用好“互聯網+”的發展,抓住發展機遇,從治理理念、體制機制、平臺搭建和資源保障等多方面積極探索,實現“互聯網+”與城市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最終達到“善治”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閔兢,張明珠.“互聯網+”背景下的城市社區治理創新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21):114.
[2]李青文.“互聯網+”社區治理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