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梅
【摘 要】今天的社會信息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方法,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它是一種教育模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本文從高職財經類課程教學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入手,簡述了信息技術在財經類課程中的應用途徑。
【關鍵詞】高職;財經課程;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工作開展30年來,高職院校在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定位上投放了較多的注意,同時也決定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構建原則:在職業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建立以專業崗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課程的發展,人才培養的基本手段是頂崗實習、校企合作與工作學校相結合。但是,財經類高職教育與其他專業相比具有差異性,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不能生搬硬套理工專業頂崗實習等重視工作過程的模式。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高職財經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課程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改革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高職教育財經類教學課程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據相關統計,2012年,信息產業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已經超過了10%。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行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國教育行業中對于信息教育價值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在當今世界上,美國的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美國這一地位主要得益于信息素養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長足發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廣泛組織了近八十個教育部門建立了信息素養論壇。英國也在同期在國家統一課程中設立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對信息素養教育十分重視。并且在同期,在國家統一課程中設立信息素養教育課程。而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在研究型高校中少有設立,而在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中,其教學重點多放在實訓中,對于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十分欠缺,導致在學校信息平臺、圖書館信息化與數據資源庫方面的建設較為滯后,除此之外,高職學校也缺乏國家方針政策或管理制度的統一規劃指導。
二、信息化建設在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中的重要性
(一)財經專業特點決定信息技術是教學支撐點
在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中,信息技術在學科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熱點問題。在高職學校中對于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培養,注重職業技能、技巧在實踐中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通過計算機做到逼真模擬,能夠使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在虛擬現實中得到鍛煉。因此,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相對較快地形成。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在高職財經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課程改革進程的推進與素質教育的發展。為創造出有別于傳統模式下的新型學習環境以及資源共享系統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信息獲取更加便捷、靈活,提升素質教育水平,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自主發現與探索能力的形成。
(三)提高學生信息化素養
目前,我國知識經濟迅速發展,在大數據信息的社會背景下,經濟行業的從業者,尤其是財務、金融與管理等行業從事著都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能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等。因而,在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教育過程中,應當加入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信息素養培養。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幫助學生對學習對象進行全方面的感知與認識。
(四)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教師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可以通過主動參與到學校網絡資源重組過程,管理網絡財經論壇等方法實現;從另一方面看,學校也能夠以教師信息素養的整體情況為根據,組織信息技術培訓活動,加強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升。
三、信息技術與財經類課程的整合
要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對信息技術與財經類課程進行整合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一)項目化教學內容
仔細研究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并以其特點為根據,結合財經課程的專業素材,由教師對教學項目進行設計,將重點、難點教學知識內容與實際技術運用結合,在教學項目中表現出來,提供學生在課堂內以及課外的自主探索學習方向。
(二)探究化教學過程
將教學過程探究化即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確定為主體地位的體現。專業資料與信息技術資料由教師進行匯編整理后設置到教學項目中,學生在學習時主動對這些知識進行獲取。在掌握了基本知識后,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或者在同學直接進行討論,而教師則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對學生的探討方向進行把握,使以往的傳承型教學模式轉變為探究型學習模式。
(三)教學網絡化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書本教材一般而言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要求之下,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應用,這就使教學活動網絡化程度大大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幫助學生養成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從網絡資源中獲取學習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并大膽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與創造,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身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明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在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的關鍵作用。重視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習”。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師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才能勝任信息化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由于財經類教育類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方向上,應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與學習能力。在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信息化技術在高職財經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提高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鄭小紅.“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成本會計》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0):256-257.
[2]覃勤.慕課背景下高職《基礎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7(04):460.
[3]任鎖平,馬亞蕾.高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信息化教學改革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0):21-24.
[4]黃媛.淺談高職會計信息化實訓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納稅, 2017(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