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祥
【摘 要】在傳統整車開發中,一般會在開發工作開展一段時間之后,才開始介入,在產品正式投產之后,其整車成本與立項成本不相符,導致其偏高,對企業的利潤收益造成一定影響,還可能產生負利潤,對于此類車型在投產之后,并不能為企業發展做出出色貢獻。借助對其開發成本的控制方法進行充分優化,使得其在成本開發中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關鍵詞】整車開發;成本控制;優化方法
對于汽車行業,在傳統的整車新車型研發中,其定位由公司決策團隊確定,之后對開發項目進行審批,在審批通過之后進行立項[1]。隨后由工程團隊進行設計,根據具體開發流程,對整車造型進行鎖定,確定整車總布置,搭建整體構架,在確定可行性之后進行確定,完成零件設計與子系統設計,確定工程零件清單。完成這些工作之后,對整車成本進行評估,在后續開發中對整車成本進行充分控制,促使汽車在投產后,其整車成本和預期目標相符。
一、成本構成
對于整車,其屬于集成程度較高的產品,零件數量達到上萬個。其成本主要涵蓋,零件總成本、開發中檢具、模具、夾具以及轉專業工裝成本,在裝配、物流以及管理方面的水電汽油液、輔料以及人工等成本,單臺車整車成本,其是將物料成本與平攤在單臺車的其他成本加在一起構成的。對于物料成本,其與設計開發環節有著緊密聯系,并且與平攤的產品數量存在一定關聯。在整車成本控制中,其重點在于物料成本。對于零件,其滿足著汽車的不同功能需求,形成不同的子系統,通過有機融合形成完整的產品,物料成本就是總零件成本[2]。
二、當前整車成本主要控制方法
對于當前的成本控制手段,主要在汽車立項研究環節,由車型總工和項目總監,對制造、采購、銷售以及技術等區域團隊進行組織,按照項目靠法目標,并將現行一種或是多種車型成本作為參考,在性能、功能、新結構以及新材料優化等方面,加大成本投入力度,對項目粗放的成本目標進行確定,由公司決策團隊或是董事會決策團隊進行評估。在完成立項之后,即開展技術設計工作,隨后鎖定車型、布置整車、確定架構、完成零件、子系統設計、優化零件清單,之后對整車成本進行匯總,在開發過程中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3]。另外,對整車中成本較高的零件進行分析,并予以重點控制,以實現成本控制目標。
同時,其具有以下缺點:①在初期立項研究中,通過粗放式方法對整車成本進行預估,因此,目標成本缺少細膩性,與實際開發中整車成本沒有進行細化分解。②對成本進行匯總時,基本已經完成設計工作,并且研發工作已經開展一段實踐,若是匯總成本溢出目標成本,則會造成設計變更,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開展分析、試制以及驗證等工作,對產品開發周期造成一定影響,無法對產品投入生產的時間節點進行充分控制。
三、優化方法
對于整車開發,其成本控制貫穿于整個過程,其子系統設計、整車功能以及構架等方面,均會對成本產生影響。因此,在整個開發環節中,應該在滿足開發周期以及要求的基礎上,認真執行成本控制,促使企業開發戰略得到進一步發展,并提高汽車價格優勢。
優化內容,構建成本控制專業隊伍,并在產品立項前介入到實際工作中,在產品投產后退回介入,在實際成本控制、優化中,應該分階段開展,根據成本優先的原則,對零件設計以及子系統開發等加以引導。通過對成本控制進行優化之后,主要分為四個環節開展控制工作。①在立項前,設計成本框架、分析、整理成本構成。②在立項初期,合理設定產品成本。③研發中,對零件成本進行嚴格控制。④在投產前,對產品整車成本進行總結。
(一)產品立項前期
在立項前,車型總工、項目總監,在對新產品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確定之前,應該,利用成本控制隊伍,根據整車具體結構,并將基本單位設定為子系統,根據實際區域和系統開展成本評估工作[4]。另外,由車型總工與項目總監,合理確定一種在產車型,以作參考,對產品在功能以及性能等方面的要求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產品子系統的開發模式進行初步確定,并全面分析參考車型中各個系統成本,對產品子系統進行估算,并在產品性能、功能、新材料以及新結構等方面優化所需增加的成本,納入產品整車成本中,保證產品項目報批成本和設計開發整車成本相符,促使高層管理人員對產品開發的可行性以及正確性進行科學評估。
分系統、區域開展成本預估,通過成本控制隊伍中,相應區域中的成本分析人員,根據系統構造以及自身專業知識等方面,在零件完成設計工作之后,開展相應的工程估價工作,對于未進行設計或是設計中的零件,對其成本進行預估,之后在本區域中進行成本匯總。而整車成本控制人員,對不同區域中的成本開展匯總工作,并通過車型總工和項目總監,對整車成本進行科學設定。
(二)產品立項初期
在立項初期,通過高層領導的分析與研究,在對產品開發必要性進行充分確定之后,性產品項目整車開發成本會被批準。在此階段,對于成本控制,需要對成本構成進行科學細化,利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開展分解工作,具體可以分解至區域成本、科室成本、系統成本以及零件成本等,另外根據項目團隊具體開發方案,結合零件成本和子系統成本,利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累加,逐級累加至系統成本、科室成本以及整車成本。對于整車成本的分解以及匯總,在同級別中利用碰撞式方法進行分析,保證整車成本和成本目標相符,在完成相關工作之后,對整車成本進行科學設定。
(1)新產品項目的整車成本分解。由成本工程師、車型總工以及項目總監,對整車成本展開合理分解,具體可以向子系統與區域系統進行分解,構成子系統成本以及區域成本。
(2)匯總新產品項目的整車成本。項目開發隊伍按照新產品項目具體開發目標,對零件以及子系統具體開發方案進行科學制定,并按照開發方案,對各個系統需要使用的零件進行確定,對零件匯總的清單進行全面編制,而成本分析人員按照零件清單中的具體內容,結合零件成本以及子系統成本,利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累加,并累加至,科室成本、區域成本以及整車成本中[5]。在對開發方案進行確定之后,在新產品中,會出現新零件與借用零件共存的現象,對于新零件,應該通過成本分析人員對其成本進行科學估算,對于借用零件,直接在采購清單中即可獲得其成本信息。
(3)分解、匯總整車成本,在同級別中展開碰撞式分析。車型總工和項目總監,利用自上而下方式的成本匯總值以及利用自下而上方式的成本匯總展開科學的分析與評估。對于溢出區域成本的子系統以及區域,在同級別中借助碰撞式方法展開分析,將車型總工作為主導,并由成本分析人員、成本工程師以及總工助理作為協助人員,根據成本優先的原則,對零件、子系統研究開發工作進行科學指導。由總工作為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技術研討會議,在工程師、主管、總工團隊以及科室專家深入討論之后,對有效控制零件成本以及子系統開發的新方案進行科學制定,保證零件、子系統能夠與本系統設定目標成本相符,在各個區域完成意見統一之后,通過項目組對技術方案落實工作進行跟蹤,并對零件清單進行及時更新。
(4)實現目標后,確定整車成本。通過對成本控制的方法進行合理應用,整車成本能夠與目標成本相符之后,對整車成本進行鎖定,另外,需要發放整車零件開發要求文件,根據項目流程展開產品開發工作。
(三)開發中的零件成本
在確定零件好子系統開發方案之后,技術人員應該對零部件進行詳細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對于區域環節的成本分析人員為工程師設計開發工作提供保障,使其能夠制定降低成本的方案,進而為產品工程師提供參考,在設計環節中即能夠實現成本控制。在完成成本設計工作后,對于成本分析人員應該對零件進行工程估價,并將其價值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并向車型總工反饋,以合理設定新零件的目標價格。在目標價獲得財務批準之后,采購區域負責供應商的招標。
在項目深入開展中,若是在開發設計環節發生問題,則會致使部分零件與子系統的研發設計發生變更,在開展成本控制時,需要對能夠使整車成本發生變化的子系統以及零件加以重視,對于變更零件及時開展成本分析,之后合理設定目標價,并向車型總工與醒目總監反饋成本以及整車成本具體變化情況,由其進行合理決策。
(四)投產前整車成本的總結
在產品正式投產之前,成本控制隊伍應該對項目開發中,整車成本的波動情況進行深入總結,另外,各個區域的成本分析人員,需要對自身區域的系統以及零件進行科學分析與整理,同時進行相應的數據庫建設,在后續產品項目開發中,可以充分實現低成本開發目的,提升產品優勢促進企業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成本控制團隊應該盡量提前介入產品開發職工,以對其前期設計方案與設計意圖進行充分了解,對成本較高的環節加以評估,并提出優化措施。對于成本控制隊伍,應該在技術部門以及財務部門等充電自身人員,并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使其在乘車零件設計、成本管理、系統設計以及整車設計等環節,能夠充分挖掘成本影響因素,并通過合理分析提出優化方案。
【參考文獻】
[1]鄒林峰. 整車開發成本控制方法優化[J]. 大眾科技, 2016, 18(8):58-61.
[2]朱文華,李劍,饒勰,孫世豐,蔡曦.整車項目開發階段的成本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28):34-36.
[3]杜春苗. 淺析汽車研發中心倉儲管理與成本控制[J]. 經營管理者, 2016(10):33-34.
[4]王春林. 汽車產品研發中零部件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探討[J]. 交通科技與經濟, 2017, 19(3):23-26.
[5]王江飛. 汽車變速器開發的時間和成本管理[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6,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