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航
【摘 要】語文這門基本學科,在中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不是很樂觀,背離了新課改宗旨的單調教學形式和枯燥教學方法嚴重阻礙著語文教學的進步,教師教學不力,學生考試犯難成了當下語文教學面臨的難題,顯而易見,語文教學的改革也需跟緊時代的步伐。因此,實施創新教育的意義非常重大。本文就以中專語文教學為例,簡單分析創新教育理念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情況,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創新教育;中專語文教學;運用情況
隨著新課改不斷推行,中專學校語文教學水平要想提升,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創新教育的道路。要把創新教育的理念時時刻刻應用在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要將培養創新性人才作為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因此,語文教學的重點除了教會學生識字聽寫、閱讀寫作等實踐能力之外,還要幫助和激勵學生樹立創新思維的理念,要讓學生自主的投入到創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這樣語文教學的發展才會更有活力。就目前創新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來看,以下幾個方面比較突出,值得教師借鑒和學習。
一、創設開放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靈活的課堂形式
活躍的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新課堂的教學模式,要通過各種各樣豐富的創意形式,甚至相聲、話劇等等形式,來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注意力。比如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貼近課本人物語言的形式引出導語,然后再穿插小故事和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來讓學生真切感受語文課堂的開放和包容性。例如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發組織表演小品,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小品的創作中,學生的參與度自然就會提高。
(二)良好的心理環境
語文教學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本著交流和溝通的原則,語文教學要在語言能力的培養上更加專業。教師要適當提問,引發學生激烈的辯論氣氛,讓語言的話語能力升級,全面提升學生各個方面的發散思維。要給予學生足夠自信的心理環境,這樣學生才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起來。不僅如此,還要鼓勵學生積極評價同學的觀點,探討同學的優秀論點,這樣學生求證引證自證的好奇心也就會被培養起來,進一步來說,邏輯能力也會不斷地增強。比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的時候,教師先鼓勵學生角色扮演,然后再激勵學生自發辯論,這其中的是非對錯都等著學生自己答疑解惑,教師的引導作用一下就體現出來了,學生也從灌輸式的學習中解放出來,積極求索,進一步增強了求知的嚴謹性。
二、強化專業訓練,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的思維模式是在長期不斷的積累和經驗的基礎上發散出來的,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語文知識,掌握語文實踐的技能,才能分析、總結語文學習和語文知識本身的聯系,才能思考解決語文問題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斷提高思維訓練的課堂設計,帶領學生們走入創新思考的新世界。
(一)巧妙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比如在“范進中舉”的學習中,人物特點是必須分析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然后聯系古代科考制度,聯系現代高考,讓學生充分比對古今選舉人才制度差異和人物命運差異,這樣學生就可以對比古今,比直接背誦課文的效果更好。
(二)打破常規,引發學生求異
語文課堂的訓練,也是發散性的,需要教師在制定練習題的過程中,選擇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習題,這樣可以間接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比如在三國有關的課文時,就要對曹操形象和性格進行分析,讓學生對歷史人物相關的命運、時勢都要有全面的了解,系統分析人物的悲歡離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從自身找到和歷史人物相似的性格特征進行闡述,不僅提高了學生了思維能力,更是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抓住課內,關注課外,讓學生內外兼修
(一)立足課堂小時間
課堂實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實踐,要充分的利用起來,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完成必須的教學內容,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再擠出一部分時間,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做出培養。
(二)走向課外大空間
語文教學要跳出書本和教室的限制,看看課外的世界。課外廣闊的天地,正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戰地。生活才是鍛煉語文能力的最佳場所,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就要想學生提前滲透課外的語文材料,給予學生學習語文更有效的渠道,還要充分利用一些活動的作用,比如校園詩歌朗誦,班內寫作比賽等,將學生學習語文的可能性延伸到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
近年來,大部分的學校在穩抓語文教學成績的同時,還經常組織很多有效的與往年課外活動,讀書會,朗誦比賽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內容多姿多彩,在校園里活動中的反響非常好。另外,隨著語文教學的不斷深入,一些學校文學社、童話屋、詩歌坊等等也慢慢有了起色,為語文學習的愛好者提供了實踐基地,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而且,不光是校園,外界很多征文大賽甚至網上小說等等都為語文實踐提供了有效了平臺,為語文愛好者提供了契機。
四、鼓勵學生質疑,增強教學參與性
敢于質疑,大膽提問,這是目前學生最缺乏的求知精神。探究是學習的第一法寶,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生出疑問,再通過不斷地求索解答疑問,這是興趣和行動的最佳結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地加以引導。要在傳授技能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獨立學習,深入思考,形成探究和自發學習的好習慣。
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要求。因此,教師要重視語文教育每個環節,要提供讓學生主動思考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不斷的設想和證實,來完成個人比較特色的創造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和把控一些觀點,要認真聽取學生的見解,允許學生對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聲音,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完成質疑的解答。另外,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要通過積極的評價和反饋,表揚和鼓勵,在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和鍛煉思維自信心,提高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五、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培養創新意識
如今是互聯網科技不斷發展的信息時代,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深入,校園教學信息化,科技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前沿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經廣泛應用在各個學科教學的課堂中,借助新媒體的力量,教師除了要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的內容、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外,還要創新多媒體使用的方式比如ppt、錄音錄像、投影等方面的內容展示,這也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創新思維模式。教師要靈活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多變的將動畫,視頻,音頻,圖文等等有選擇的展現在語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的舞臺更加動人。
六、結束語
中專語文教學離不開語文教學的精髓,也就是一個“活”字,活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過程和最終目的。教師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活躍的教學氛圍來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有了發散思維的意識和習慣,對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的同時,還可以應用積累和經驗對一些知識提出質疑。學生適應了活躍的教學氣氛,通過開放的學習氣氛來鍛煉自己,在提高自身語文專業素養的同時,還點燃了自身的創新之火。在創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實現了創新教育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印大可. 淺議創新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現代化, 2017(03):202-203.
[2]郭瑞. 淺議創新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科學與財富, 2017(9):253-253.
[3]彭程柑.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創新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途徑[J]. 教師, 2017(27):40-41.
[4]李鳳英. 淺議想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寫算:教師版, 2017(1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