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敏

摘要:本文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基礎上,通過對上市公司治理和社會責任的理論研究,提出假設利用數學模型對公司管理體制以及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之間存在的相關性進行分析與驗證,著重討論就國內目前環境而言影響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化程度的因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水平。
關鍵詞: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公司治理
一、引言
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企業傳統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帶來了諸如產品質量、員工權益和環境破壞等諸多問題,給企業自身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企業也逐漸意識到要長期發展就必須更多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隨著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企業內部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公之于眾,因此企業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發展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二、公司治理對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影響
就目前國內企業發展形勢來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程度都依賴于自身是否自覺,許多學者認為公司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內部信息完全展示在大家面前與公司內部的體制以及管理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的關系。對于我國上市公司而言,探索兩者之間的作用機制,深入了解管理模式及監管范圍的設立與信息公示程度之間的關系是企業未來發展中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
本文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基礎上,對國內外社會責任相關信息與資料進行了大范圍的收集,同時對其信息披露文獻進行回顧,結合公司社會責任理論,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1:董事會規模與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負相關
假設2:獨立董事的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正相關
假設3:董事長和CEO兩職合一的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
假設4:法人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負相關
假設5:國有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無顯著相關關系
假設6:高管持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正相關
假設7:股權集中度越高的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
(二)回歸模型及變量定義
通過深入學習理論知識,構建中國上市公司年報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指數,并以此為出發點利用數理統計以及線性回歸等數學手段對提出的假設加以檢驗與說明,并建立了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ADI=a+b1(DSIZE)+b2(ID)+b3(DP)+b4(LP)+b5(STATE)+b6(MSHARE)+b7(H10)+b8(SIZE)+b9(PROFIT)+e
SDI: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指數
(1)董事會特征指標
DSIZE:董事會規模,董事會中董事的人數;
ID:獨立董事比例,即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
DP: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兩職合一,如果兩職合一時取1,反之取0。
(2)股權結構指標
LP:法人股占總股本的比例;
STATE:國有股占總股本的比例;
MSHARE:高管人員持股比例,包括了董事、經理和監事的持股比例;
H10:股權集中度,用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來表示。
(3)控制變量
SIZE:公司規模,用總資產的對數來表示;
PROFIT:盈利能力,用每股收益來表示。
(三)樣本選取
本文的樣本總數為118個,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四)回歸結果分析
通過縝密的數學模型結果分析可得,該結果與原假設一致。研究結果證明:
1.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股權集中度和公司規模與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程度顯著正相關。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由同一人擔任,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質疑,所以對于這種公司來說,它們會更加重視信息的披露和質量,反而使得信息披露程度更高。股權越集中,信息披露情況越好;公司規模越小,信息不透明度越高,規模比較大的公司為了獲取更好的名聲以及吸引投資,往往會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曝光度也比較高,對外的各種信息披露也比較多。
2.企業董事會規模的大小和法人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程度顯著負相關。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董事會規模相對較大,不利于不同股東方代表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不利于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全面有效監督,自愿性披露的信息相對較少;法人股更關心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財務數據,或者是企業被強制要求公示的信息,對于承擔著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往往重視程度較低。
3.國有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程度沒有明顯的線性關系,與之前的假設一致;而獨立董事數量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程度也不相關,本文認為這是由于獨立董事更多的關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存在違法情況,是否將需要強制披露的信息完全公示,而對于自愿披露的信息往往沒有太多關注;高管持股比例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之間正向相關的假設并沒有滿足統計學要求,該結論與專家崔學剛2004年發表的意見不謀而合。究其根本在于據我國上市公司而言,股份往往集中在股東手里,而企業內部管理層面的員工股份太少,相對于西方國家企業來說,更像是一種對員工過去成就的一次性獎勵,并不利于激發企業工作人員對于工作的熱情。
三、改善我國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的建議
綜上所述,企業社會責任信息透明化需要合理高效的管理體制作為強有力的支撐。為推動我國企業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觀,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更好的承擔起社會責任,經過認真分析與歸納,筆者提出了以下幾方面改進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1.規范獨立董事的選聘機制
根據我國證監會出臺的法律法規來看,獨立董事候選人的提出可參考企業內部多方面的意見。公司董事會、公司內部的監管會以及上市公司企業股份持有率大于1%的股東均有權提出候選人名額。因此,建議獨立董事的選舉采取累積投票制,擴大股東表決權的數量。就選舉來看,表決權的數量不應該根據股份的多少來決定,表決權的具體數量等于股份數與候選者的乘積,通過限制表決權的重復使用,限制大股東對于整個過程的干涉與控制,減少“一股一票”方法存在的弊端,選出代表中小股東的獨立董事,避免大股東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