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鋒

摘要:文章先針對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趨勢與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隨后介紹了新三板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包括新三板市場門檻低、部分地方政府鼓勵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市場、促進中小企業吸引戰略投資者、推動中小企業完善治理結構等,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新三板市場;中小企業;治理結構
資本市場不斷變化,新三板自2013年12月確定擴容,直至2015年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掛牌企業不斷增多,整個市場高速發展。2018年1月,新三板交易制度由之前的做市商及協議轉讓變更為原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盤中交易方式統一調整為集合競價,但該交易制度的變更未能轉變新三板低迷的形勢,新三板市場交易量及再融資金額不斷降低。
一、新三板市場的發展現狀
截止2019年2月26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量10452家,總股本達6400多億,其中創新層907家,基礎層9545家,其中集合競價的掛牌公司9425家,做市轉讓的掛牌公司1027家。歷年股票轉讓情況如表1:
雖然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遠遠超過創業板、中小板中的上市企業,但從近年新三板股票交易數量趨勢發現,自2015年到2018年新三板股票交易呈現先上升后回落的過程,尤其2018年的股票交易量跌落至冰點,換手率極低,交易極不活躍。
近年新三板股票發行融資情況:(見表2)
2018年的發行次數僅為2015年、2016年、2017年發行次數的二分之一左右。通過發行新股取得融資的掛牌公司逐步減少,金額也不斷降低。2014年-2016年新三板作為區域性股權市場仰望的標桿,有著成熟的監管體系、優質的企業資源還有理性和有錢的投資群體,短短三年之后,情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18年新三板市場融資規模僅僅604億元,同時全年新三板摘牌企業數量達到了近1500家,超過三板全部掛牌企業的十分之一,而這一數據2017年這個數字是700家,2016年只有60家。新三板市場中處于創新層優質掛牌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管理結構,擴大發展渠道,從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板中尋求新的發展出路。從國外發展經驗和預期來看,新三板一定是未來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中堅力量,只不過在當下,新三板確實正在低谷之中徘徊,跌入低谷的深層次原因,可能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和結構還在和大環境進行著艱難而有意義的磨合。
新三板市場中以定向融資方式為主,發行對象只能是證監會特定對象,因為新三板市場投資風險高,自然人身份的投資者要求嚴格,因此參與新三板市場的投資者大都是機構投資者,新三板市場中針對自然人投資者的條件門檻包括專業知識、投資經驗和財務狀況等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然人投資者的參與熱情,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躍度。
二、新三板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一)新三板市場門檻低
新三板市場的擴容和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成立給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良好環境,也給新三板市場內的中小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目前的市場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給上市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財務、股本規模、公司治理和主體資格等。上述上市要求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比較苛刻,而新三板市場的擴容讓中小企業看到了新的發展希望[1]。
和創業板、中小板與市場主板相比,新三板市場門檻較低,基本不存在財務指標方面的要求,結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規則》來看,只要中小企業滿足下面幾種條件就可以在新三板市場中掛牌:依法建立,并存續滿兩年;企業擁有健全的管理機制,合法經營;業務明確,可持續運營能力強;股權分明,轉讓行為和股票發行合規合法;主辦券商推薦,持續督導。
(二)部分地方政府鼓勵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市場
為了抓住新三板市場這一發展機遇,推動中小企業實現直接融資,大部分地方政府推出了各種促進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中掛牌的優惠政策,比如針對掛牌企業設置專項資金,為擬掛牌企業開辟綠色服務通道,減少企業改制成本等[2]。根據各地市出臺的相關文件,山東17個城市出臺過針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優惠政策或補貼政策,其中日照市就推出了《支持該市中小企業掛牌的相關通知》,明確該市重點擬掛牌企業的費用補助政策,對所有掛牌企業提供相應的補助資金,金額不超過120萬元,高新區配套補貼資金30萬元。
(三)促進中小企業吸引戰略投資者
中小企業在成長期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投資者投入到新三板市場中的資金無法在短時間內收回,即使收回也不會得到太高的投資回報率,因此在投資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時更加適合價值投資,而不是投機,如此才能推動中小企業實現穩定、快速發展。結合《非上市企業管理辦法》,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中主要融資方式為定向融資,并向特定對象募資。特定對象如下:包含企業股東;經濟組織或法人投資者;企業董事、核心員工、高級管理者、監事。明確的投資者范圍為企業引入戰略投資人員創造了良好渠道。戰略投資者利用新三板市場尋找擁有發展潛力的掛牌企業,并提供資金支持,獲取部分企業股份,分享企業成長收益。由此能夠看出新三板市場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價值,在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同時,維護企業切身利益。
(四)推動中小企業完善治理結構
想要在新三板市場中成功掛牌,先要進行股份制改革,根據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和證券公司的指導,建立起現代化的企業制度,轉化成股份有限公司,健全內部控制和各種規章制度。企業在成功進入新三板市場后,主辦券商需要進行持續監督,定期披露信息。從完成股份制改革到新三板市場中的掛牌企業,其內部管理制度和治理結構等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為企業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主辦券商持續的監督工作和股份制改革基礎上,掛牌企業信息披露機制、財務制度、內部監控系統、治理結構等大大加強,在社會中逐漸樹立起良好形象,企業信用等級提升,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的信任度也進一步提高,有助于企業獲取貸款。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管理制度和結構體系的發展與完善,新三板市場在我國發展潛力不可估量,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可靠支撐。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新三板市場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需要逐步健全新三板市場制度,結合中小企業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新三板市場的交易規則和融資功能,實現穩步擴容,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參考文獻:
[1]林樂芬,唐崢.中小企業新三板市場融資現狀與績效分析——以“三省一市”694家中小企業為例[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36(06): 71-76.
[2]侯富強,黃惠意.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與中小企業融資分析[J].特區經濟,2017(06): 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