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軍萍
摘要:在相關政策深入改革的背景下,經濟體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健全,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進程逐漸加快,人們對于內部控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不過,從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際開展情況來看,在制定相關控制制度的時候,依舊是以以往的企業內部控制規章為主,不過,此種制度涉及到的范圍較小。而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是促使事業單位良好運行的關鍵。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影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影響因素
事業單位本身并非是盈利性質的單位,不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對單位管理環節進行嚴加規范,同時還能夠提升資產的安全性,推動事業單位穩定運行。
一、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
事業單位是以公益性和服務性為主的社會組織,其開展的經濟性業務相對較少,獲取資金的主要渠道為財政撥款。從中看出,事業單位和企業相比較而言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實質性目的是健全各類經濟活動的管理運行機制,加強風險防控,全面提升履職能力,而企業則是提升經濟效益。當前,事業單位做好內部控制是特別重要的,大體上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能夠有效的約束權力,保持平衡性;通過制定健全的內控制度,可以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監督實現有效分離,避免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
②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既能夠增強各項財務的精細化和準確性,同時還可以為各個環節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在明確人員職責的基礎上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③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全面增強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力度,在提升辦事效率的基礎上促使事業單位朝著科學化的方向邁進。
二、影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因素
(一)內部制度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產生的相關影響
內控制度是事業單位進行內部控制的基本保障,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有利于解決事業單位存在的各項難題,一旦內部控制不具備健全性和完善性的話,就無法將內部控制的效果發揮出來,不利于事業單位正常運行。
當前,伴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大力實施,大多數事業單位都根據相關要求制定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產生的作用并不高,和我國經濟社會提出的發展要求相比較而言還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通過分析得出,大體上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有加大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力度,有的事業單位依舊是使用以往傳統單一的管理方式,在沒有全面掌握內部控制具體含義的基礎上隨意開展工作,并且一味的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其實是一樣的,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無法產生一定的監督效果。
②制度不具備完善性,內部控制流程不嚴格,在內控工作發生問題之后,無法借助相關的制度對其進行嚴格規范。
③執行力度較弱;在制度落實期間,產生的隨意性較大,只是選擇性的遵循規章制度來實施工作。不過,對于有的事業單位而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只是存在于形式,根本沒有落實于實踐。
(二)預算管理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產生的相關影響
預算管理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占據主導的地位,其是實施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方式。不過,從當前情況來看,在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期間,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致使預算管理的作用發揮不出。
①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頻繁改動;有些事業單位預算編制過程過于草率,內容粗糙,無法細化到具體項目,預算編制缺少預見性,此外,沒有按照已經制定的計劃開支費用,費用花銷沒有經過嚴格審核。
②預算考核結果的效果較低;大多數事業單位一味的認為,預算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減少成本輸出,在不超出預算的情況便算工作完成。可是,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大多數單位都是通過減少工作數量、消極怠工的方式來達到消極開支的目的,顯然,這和預算管理的目標是不相符的。
(三)會計隊伍對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產生的相關影響
一般情況下,內部控制的會計基礎工作是由會計人員完成的,其中,會計隊伍的形成、素質等對于內部控制效率的提升有著直接的影響。不過,從當前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經常受到編制和新老更替等因素的影響,具備專業會計素質的人員不多,甚至有的情況下,單位內連一個會計專業的人員都沒有,從中看出,該項工作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方,一人身兼多個崗位,這樣一來,為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此外,會計隊伍的素質參差不齊,導致了很多會計基礎工作不夠規范。比如,報銷的原始憑證書寫不具備規范性,應當填寫的內容缺少。再者,購置的固定資產到賬不及時,一見到審批人員簽字,便報銷賬單,沒有做好報銷標準的核實工作等。最后,會計基礎工作的不規范性不利于財會數據準確性的提升。
三、提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基本措施
(一)制定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設置相應的內控崗位
現階段,要想促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活動良好運行,制定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設置規范性的內控崗位是很有必要的。從一方面來講,需要對規章體系進行健全。從國家已經出臺的和內部控制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入手,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有效的對內控制度進行健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另外一方面,將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于單位各個部門以及員工身上,在這一基礎上合理的劃分事業單位的組織機構,確定人員職責,將職責具體劃分到個人身上,使其了解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必須遵循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基本原則,對各部門和責任人的權利分解期間,重視平衡和相互制約,這樣一來,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效果。
(二)提升風險意識,加強預算管理力度
事業單位雖然不是以公益性質為主的非營利性單位,但是,面對于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而言,事業單位必須加強自身的風險預防意識,加大對風險的控制力度。當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且健全的風險評估制度,確定風險控制的目標。仔細判斷和分析單位內外的風險點,并且加大監測力度。除了這樣,還需要做好各項風險發生情況的記錄工作,增強事業單位應對風險問題的能力。
預算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是提升風險防控意識的主要方式,并且,該項工作屬于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因此,加大對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管理力度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現有的預算編制期間,需要對各個項目進行詳細的劃分,預算編制不但是財會崗位應當承擔的事項,同時,還必須結合單位的實際運行情況,判斷出下一期經濟業務和費用開支情況。再者,在具體的預算期間,遵循專款專用的基本原則,對于每一筆開銷而言,都必須根據規章制度和基本的報銷依據進行嚴格審核。最后,大力監督預算執行過程,根據預算指標來分析超出預算的開支情況,了解到具體的原因。
(三)提升會計隊伍的素質,加強內控意識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活動是否能夠穩定開展,其實和會計人員的素質有著直接的聯系。首先,對于單位的領導人員而言,必須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理念,了解到內部控制的效果,并且在工作期間,落實內部控制的基本理念,從而將內部控制的作用發揮到最高。再者,采取宣傳或者是集中培訓的方式,讓事業單位的員工了解到內部控制的概念和含義,自主將內部控制理念落實于日常工作中,以此實現內部控制效率的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期間占據重要的作用。在資金收付和項目管理期間,會計人員能夠直接接觸到相關的資料,然后發現存在的問題,在這一現狀下,就要求會計人員除了增強自身的內控意識之外,還必須提升業務素養,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單位的各項業務流程,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促使單位良好開展。
四、結語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對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權利的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加大內部控制力度不但是做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所以,事業單位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升內部控制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心如.影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國市場,2019(01): 116+127.
[2]王心如.影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果的因素[J].中國農業會計,2018(07): 14-15.
[3]郝海燕.淺議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與改進對策[J].財會學習,2016 (12): 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