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婉華
作為一名記者,去過很多不同的地方——精準扶貧的山村、科技創新的企業、人才云集的高校等。但是就沒有去過軍隊。而借著八一建軍節前夕采訪的契機,我來到了空降兵部隊的軍營中,探秘戰士們平時是如何艱苦訓練、出任務時又是如何英勇奮戰的。
采訪隊伍一行分了三個小組進行采訪,而我被派到了英雄連隊黃繼光連。由于是屬于空軍,駐地有不少關于空軍的訓練器材。例如有練習平衡感的飛行訓練固定滾輪,就是電影《無問西東》挑選空軍飛行員時用的。這項器械主要訓練飛行員的平衡機能及在各種非正常狀態下控制身體的能力。另外,還有用于空降兵訓練的跳臺和模擬在飛機上跳傘的高架。這些專業訓練設備都讓我對空降兵部隊、對黃繼光連更加好奇了。
而真正跟戰士們交流時,更加感受到他們的艱苦精神與情懷。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們出任務時遇到的場景。有一位班長描述了他當年汶川大地震時的救災場景。他說,經過評估當時災區降落的條件危險,因為地形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他們考慮到受災情況和災區人民,戰士們一心為民就管不了那么多,只希望可以真正幫助他們。于是,他就創出了一個星期不刷牙、不洗澡的記錄,而且把白衣服穿成了黑衣服。但是,最讓他難忘的是家鄉在綿陽的同連隊戰友,他忍著對過世親人的悲痛,繼續奮戰一線,幫助災民……
“黃繼光連的戰士們都是有奮戰精神、永不言敗的。”一位戰士說。如果只是聽他們講那些救災事跡,我還比較難感受得到,但是看到他們平時真正訓練時,就知道他們的堅韌。晚上8點多結束了一場采訪后,我看到了空降兵戰士們平時的訓練。他們按照分工進行訓練——有的訓練偵查、有的訓練武器作戰等。
“要訓練到幾點?”我問部隊的宣傳干事。他告訴我,訓練到晚上12點算早的了,一般要訓練到晚上2點。我問:“這樣幾點起床?”他說,還是按照規定,6點起床。我心想:鐵人啊?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我的疑問,宣傳干事補充道:我們是軍人,這是應該的!
經歷了這一次探營,我對部隊們戰士的堅毅精神十分敬佩。想到如今國家太平盛世,不正是一代代軍人守護的結果嗎?和平之時,更要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