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隨著信息化、電子商務及社會分工發展,我國物流產業的規模迅速擴大,物流園逐漸走向規模化發展、多元化經營、網絡化布局的現代物流園區發展模式,傳統物流園逐步面臨產業升級、功能更新、設施改建等發展問題,現代物流園規劃更新及發展升級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關鍵詞:現代物流 現代物流園 規劃更新升級
一、臨沂高新區物流園發展思考
(一)發展背景
臨沂位于我國南方和北方、東部和中部的交集地帶,擁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為其成為立足魯南蘇北、面向全國的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發展條件。
臨沂高新區物流園依托區域內高速發展的工業及高新技術產業,以商貿物流為主體,多種物流業態齊頭并進,使物流產業走出了一條大商貿支撐大物流、大物流托起大商貿的“臨沂特色”之路。
(二)發展現狀
臨沂物流業現已形成以公路物流為主體、鐵路物流為重點、航空物流為突破、臨港物流為補充的大物流格局。物流市場規模居全國前列,物流園區29處,物流企業和經營業戶3000余家,規模以上340家,國家2A級以上33家,5A級4家。物流園區發展有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城市產業推動臨沂市物流業升級換代。
(三)發展思考
傳統物流正在向現代化物流轉變,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開發和應用,能極大提升中國物流行業的物流效率,同時,國家對物流產業的政策導向,也使物流行業向多元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健康發展。對于現代物流園在功能業態、交通組織、配套服務及園區形象上都有所改變。
二、現代物流園發展特點
(一)物流網絡化、反應快速化
隨著全國交通網絡建立,物流倉儲逐步形成物流網絡體系,具有最優的庫存總水平及庫存分布,運輸與配送快速、機動,既能鋪開又能收攏,形成快速靈活的供應渠道。分散的物流單體只有形成網絡才能滿足現代生產與流通的需要,其最大特點是物流短周期流通、物流高效化。
(二)主體多元化、功能集成化
現代物流園的物流企業呈現多元趨勢,新增電商、微倉直配、智能配送、虛擬承運等多種服務的物流企業,物聯網的建立帶來綜合型物流服務,提供更多產品信息服務、物流咨詢、物流規劃等服務,形成集生產、銷售、售后、供應鏈等產業鏈式的現代物流服務,其功能配置上更注重業務聯合、資源共享,物流園功能集成化發展。
(三)服務系列化、平臺化
現代物流基于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需求,提出“共生物流”的概念,建立園區物流交易平臺,提供更好的共享資源,系列化、平臺化的服務主要目的是實現物流信息共享,設備設施共享,人力資源共享,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形成行業生態優勢,使得上下游有更好的協同優勢。
三、臨沂高新區物流園發展現狀問題
(一)物流產業與業態的同質化問題
臨沂物流大多數為傳統物流行業,專業化程度低,企業規模小。發達國家企業利用專業化物流服務高達75%,而臨沂還不到10%。區域整體物流產業鏈鏈接不強,園區業態同質化,缺乏現代物流所需要的集成業務、整合資源、服務增值等內容。
(二)物流園區缺乏統籌管理問題
臨沂物流信息處于功能分散狀態,物流信息在供需、設施使用、資源共享等方面融合不足,物流缺乏區域統籌體系,園區、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統,系統間技術標準差異明顯,物流信息難以共享。產業整體發展受到局限,資源無法高效集約利用。
(三)物流園土地發展空間限制問題
《臨沂市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25)》提出,將臨沂建設成為國際物流中心城市、國家供應鏈節點城市,現有土地儲備已無法滿足該發展目標,物流園區的改造升級與外部空間拓展成為必然趨勢。
四、臨沂高新區物流園規劃更新升級建議
(一)調整物流產業與業態
物流產業一方面將增加物聯網、物流現代服務業等現代物流產業,提供更多產品信息服務、物流咨詢、物流規劃等業態,結合物流、展示、管理、金融、電商、配套等業態,提高整體增值服務水平:另一方面物流服務拓展將形成生產-銷售-售后的全產業鏈,物流模式也將多元化,形成以大型物流龍頭企業領頭,微倉直配、第四方物流、虛擬承運等多種形式物流并存,鼓勵發展大型電商、制造業物流外包等,形成多元化的物流產業與業態格局。
(二)提高物流服務信息化與專業化
以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以互聯網為手段,達到信息、物流港、區域經濟的深度融合,建設若干信息化水平高的物流服務公共平臺,帶動物流企業提升智慧水平與標準化程度,通過及時的數據交互、信息發布、在線交易等服務提高物流的提速增效,實現倉儲短周期流通、物流高效化,更多增值服務。
(三)升級現代物流園建設品質
引入生態規劃建設理念,全面提升園區規劃建設品質,體現現代物流園區的城市新形象,注重提升園區企業文化、建筑空間、景觀環境等方面品質。園區環境整潔有序,物流、人流系統組織,成為具有景觀特色、文化底蘊、宜產宜生活的城市發展片區。
(四)完善物流基礎運輸網絡
建成具有臨沂特色的“公路+”多式聯運體系,形成網絡化的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等多樣運輸方式聯動,多樣方式自由轉換和多程運輸的需求,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五)空間更新與外部空間拓展相結合
現有物流園區可逐步更新原有的產業類型,完成產業升級,外部可拓展至G2生態商貿物流帶東側,新舊物流園區協調互動發展,逐步調整物流園區空間形態,形成國際現代物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