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玉
摘要:大數據是由海量、高增長率并且多樣化的數據集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資產。巨量的數據迫使常規軟件工具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內對其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需要一種新的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處理模式。云計算的誕生,使大數據的設想成為可能。通過云處理,可以快速地挖掘出紛繁復雜數據中有價值的數據,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隨著云計算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也越來越頻繁地被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會計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對智慧財務產生的背景進行了闡釋,分析公立醫院應用智慧財務的各個方面以及如何建立醫院智慧財務體系,并展望了醫院實施智慧財務的預期效果。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公立醫院 智慧財務 實施效果
一、大數據引領智慧財務轉型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會計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管理會計方面,大數據有助于有效管理控制系統和預算流程的發展和演變;在財務會計方面,大數據能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和相關性,從而提高透明度和利益相關者的決策能力;在財務報告方面,大數據可以幫助創建和完善會計準則,幫助確保會計行業在動態、實時、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持續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財務向智慧財務轉型是必由之路也是趨勢。一方面,智慧財務促使加強全面監督,財務運行體系更加規范,符合反腐倡廉新要求,有利于權力監督機制和權責對等機制的落地,有利于實現信息公開的社會監督和放管服結合機制:另一方面,會計外部環境的改變,需要高效的財務信息化手段作支撐,會計的第四次浪潮是“大智移云”下的財務變革,即大數據、智能化、移動化、云計算。
二、智慧財務在公立醫院中的應用
財務信息化系統涵蓋醫院業務的各個方面:門診、住院智慧醫療系統,可實現患者診間結算、自助開票、自助出入院、費用查詢;智慧報銷系統,職工可在電腦端、手機端完成財務報銷,實時查看報銷流轉進度,審批人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即可完成審批:批量開票系統,日常收費、培訓收費、支付寶付費等業務,均可通過批量導入開票系統完成開票;預算管理系統、科研經費系統,提供從報銷人視角進行報銷查詢,可實時查詢用款額度、報銷進度;成本核算系統,實時計算特定期間的科室成本、診次成本、床日成本:績效管理系統,整合各項薪資、福利、科研獎勵及零星報銷等費用發放,規范財務發放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實時反映職工各項薪資費用報銷情況等。
醫院通過實施智慧財務,可整合各種類型的大量數據,信息更加全面。財務信息化系統不僅關注同比、環比指標,還可以利用5年甚至10年的數據;不僅關注財務指標,還可以利用以前無法利用的指標,如患者信息、患者反饋、人事信息等;通過系統化分析可給出更好的建議,更好的闡述問題,提出超越眼前的見解。
三、公立醫院智慧財務系統的建設
(一)智慧財務系統建設目標
醫院建立智慧財務系統的總體目標是服務全院職工,使全員便捷應用財務信息化系統,橫向實現業財融合,縱向達到分級管控,以支撐管理決策并能夠在線防控風險,全面體現醫院信息化價值,滿足行業監管要求和院內管理需求。
具體目標體現在: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財務轉型。通過智慧財務建設,推動財務組織從核算型向戰略型轉型,使財務成為價值的發現者、推動者和創造者,幫助醫院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提高業務處理效率,降低成本。通過智慧財務建設,優化財務人員資源配置,實現專業化分工,打造更加強大的財務專家團隊。并為全院職工提升報銷效率,實現“把時間還給醫生,把醫生還給患者”的目標。三是統一規范財務標準,重塑管控,降低財務風險。將財務標準內置在智慧財務系統中,發揮財務標準的自動化與執行力,通過集中管控,規范目前管理制度,降低醫院的財務風險。
(二)智慧財務系統建設工作步驟
醫院建立智慧財務系統通常應遵循四個步驟。第一,積極開展業務調研,共同探索落地方式。財務部門作為牽頭部門,需多次召開不同規模的會議,梳理醫院日常工作涉及的各業務場景,梳理、收集基礎數據,對醫保科、采購辦、資產部等科室進行業務調研,共同分析各類業務場景實現智慧財務信息化落地的方式,創新醫院個性化使用的功能設置。第二,全力推進智慧財務建設,落實各項業務功能實現。確定不同類別業務的單據、審批流程,主數據接口開發、上線前聯調測試、用戶測試,單獨定制開發的優化功能,錄入期初數據,對職工崗位職責梳理與賦權,實現各類型、各科室職工的報銷審批自動傳遞等功能,對醫院資金支出涉及的各種業務類型分別進行參考制度的鑲嵌和所需附件的規則提醒。第三,系統上線前對醫院所有科室進行智慧財務操作專項培訓;第四,全面上線除錯優化,深化應用提升管理。在系統試運行期間,不斷對系統出現的問題加以修正,新增前期遺漏的業務單據、審批流程,對有缺陷的流程和單據進行修改和優化,部分業務需實施二次開發,保證電話及現場運維暢通。
(三)智慧財務系統實施的預期效果和意義
通過對醫院智慧財務的建立和運行,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審批流程,大幅縮短報銷審批時長,同時使財務審核人員工作易于量化,便于科學分配績效。智慧財務也帶來了會計核算與查詢功能上的變化,實現由表到賬到影像立體式穿透,在報表界面雙擊可進入科目匯總表,再選擇科目可查詢明細賬,通過明細賬可查詢記賬憑證,最后通過憑證實現原始報銷憑證查詢,單據、原始附件一目了然。
智慧財務系統的建設帶來了財務工作的四個轉變。第一,從“被動型”到“主動型”。報銷制度由財務人員靠經驗、翻閱制度等方式的被動型報銷變為系統內置報銷制度完成系統主動控制:審批流程實現系統全自動傳遞,根據人員類別及所屬部門,自動帶出審批人,無需選擇,領導在手機移動端實現審批,很大程度上減少簽字難、報銷周期長的問題;借款業務由手工登記靜態管理,變為智慧財務強大的借款核銷功能,實現前款不清、后款不借,報銷強制核銷借款等主動管控。第二,從“粗放型”到“精細化”。預算管理將線下表格預算管理內置進智慧財務系統,通過系統完全實現無預算不支出,并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數據基礎與參考支撐:績效管理根據共享任務池中財務人員業務處理效率及質量對財務人員進行全面績效考核,實現財務人員管理的“精細化”;科研管理完全實現線上報銷,報銷管理過程更加精細化。第三,從“核算型”到“管理型”。憑證記賬方式由手工憑證變為系統自動生成憑證,財務人員只需審核憑證內容,由財務記賬核算變為更高層次的財務管理模式;利用成熟的財務憑證等數據接口,將單純的核算型軟件升級為財務管理型軟件;建設智慧財務系統后能更好的實現財務人員管理,節省財務人員成本,核算會計變為管理會計,為醫院財務建設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第四,從“技能型”到“智慧型”。智慧財務系統將重復的、效率低下的財務工作整合為一,財務工作由單純的技能型轉變為智慧型財務工作方式:智慧財務系統將傳統財務管理規范完善后,形成智慧型財務管理模式,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建立高標準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智慧財務將原有靜態財務數據變為動態、可用型智慧財務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讓財務數據更有價值,為財務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依據。智慧財務系統的成功上線,能夠實現報銷電子化、票據影像化、審批移動化、業財一體化和檔案電子化,可實現24小時自助報銷,進一步落實智慧財務建設,推動醫院精細管理。
四、結語
醫院智慧財務系統建設過程中,財會服務人性化是前提,數據采集標準化是基礎,管理政策統一性是保證,內部控制規范化是關鍵,決策支持有效性是提升,這些都是實現智慧財務系統建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此基礎上,信息化建設應貫穿全過程的始終。
公立醫院智慧財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要轉變傳統觀念,將重心從財務部門擴大到醫院業務的各個領域,促進財務工作與醫院整體的醫療、科研、教學、后勤工作協調發展,各部門相互配合,為醫院健康穩定運營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