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強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看待初中物理教學,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文章探討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指出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引進物理科學前沿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復實驗與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創新能力;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1;G63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29-0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發展他們的物理思辨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看學生能否獲得比較高的考試分數。這種對學生的評價標準無疑會挫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降低他們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使物理成為學生不感興趣的學科。因此,在物理學科教學改革逐漸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該進一步改變課堂教學策略,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記憶很多的物理公式、定理,面對這些專業、枯燥的知識,他們會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而且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部分物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采取高壓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比較簡單,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對于初中生來說,雖然他們接觸物理學科的理論知識比較少,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會發現很多的物理現象。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學問題。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記錄相關的物理現象。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相關現象,發展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分組,去發現相關物理現象,尋找生活中需要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的實際問題,并進行分享、討論、概括、總結,讓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在實踐中得到發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聲現象”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圍繞聲音產生的原因、人感覺聲音的原理等教學目標,讓學生去聆聽窗外鳥的叫聲或者鋼琴、二胡等樂器演奏產生的聲音,去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真正了解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親手拉彈橡皮筋,感覺橡皮筋的振動和發出的聲音。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的認知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上,使學生在獲得新知的同時產生“原來如此”的心靈體驗,進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學生探究、師生互動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初中物理知識從本質上看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但實際上這也是很多自然科學門類產生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進行常規教材知識傳授的同時,讓學生接觸一些符合他們認知基礎、知識基礎的物理學科前沿知識,使他們了解相關領域發展的最新狀況。這樣,學生通過了解物理學科前沿知識,能認識到物理學科的不斷進步離不開物理學家們孜孜不倦的鉆研和探索創新,在內心中種下“創新”的種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物理教師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物理教師在引入物理學科前沿知識的時候,應該注意和所要教授的物理知識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對現有知識進行補充、更新、擴展等。這樣,引入的前沿性物理學科知識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例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光的直線傳播”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光年”這一知識點,讓學生了解“光年”是一個距離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晚上天空中有星星的時候去尋找相關的星座,并告訴他們測算該星座距離地球有多遠的方法。這樣的教學不僅具有專業性,而且會培養學生博大的胸懷,讓學生產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家國情懷。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很多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來發現的。而實驗并不一定成功,教師要通過讓學生學會重復實驗,使其在實驗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逐步向理論中的物理知識靠近,從而培養其不怕失敗、勇于擔當的精神。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知識來自理想的實驗條件,而現實中這些理想的實驗條件不是每個學校都能具備的。教師要告訴學生這一實際狀況,鼓勵學生在不利的條件下進行物理實驗,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勇于探究,放眼未來,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中物理教師還要理論聯系實際,引進物理科學前沿知識,讓學生不斷進行實驗與探究,進而構建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姚美霞.探索精神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中學物理,2015(22).
[2]施燕.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6(14).
[3]馮岳翔.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之“八個重要”[J].中學物理,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