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飛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學理念也一步步地更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重視人文關懷在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呼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將二者良好結合,真正達到提高學員政治思想水平的目的。目前的現狀是,大部分學校在進行政治教學時只是一味灌輸理念,還未能引入人文關懷,對此問題,本文將進行詳盡分析,并探討加強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策略。
【關鍵詞】政治教育 人文關懷 策略
引言:人文關懷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在于“人”,強調對人本身的關懷和肯定。第十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曾明確提出,加強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因此,學校在對學員進行政治教育時,應當重視人文關懷,這既能提高教學效率,也是響應黨的號召。
一、當前政治教學中人文關懷理念的現狀及原因
十七大明確指出人文關懷的意義所在后,各所院校都針對政治教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然而,經過實際調查后還是能發現,人文關懷理念仍未得到高效貫徹,人文關懷仍處在一個較為缺失的地位。
1.重專業技能而輕政治思想
學校是學員進入社會前掌握立足本領的最佳平臺,學員理應在校內學好過硬的專業技能,這種觀念無可厚非。然而,很多教師和學員將重點過多的放在了專業技能的培養上,專業課程積極對待,而政治課程卻不甚在意,學員不認真聽,教師也不及時進行引導。久而久之,政治課就成為了學員心目中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其實,重視專業技能與積極培養政治思想并不矛盾,良好的政治思想水平其實是有利于一個人在社會上更好立足的。對于這種情況,學校和老師應該加強引導和管理,讓學員認識到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性,在努力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也不要忽視政治素養。
2.政治教學中偏重理論灌輸,忽視實踐
政治教學本來就是一項理論性較強的工作,容易形成枯燥的氣氛,使學員喪失學習的興趣。而很多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只是將書本上的理論進行重復和解釋,忽略了其實踐意義,使得學員認為政治理論是空中樓閣般的存在,對實際生活沒有意義,進而輕視對政治的學習。對此,教師和學員都應該認識到,政治雖然是一套龐大的理論體系,但是這些理論實踐起來是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大到國家發展,小到個人立足,都能從中汲取養分,獲得啟發。
3.批量教學缺失針對性
政治課不同于專業課,各專業學員都要接受,因此,很多學校的政治課每一堂課學員數量明顯偏多,教師面對這么多的學員同時進行教學,自然無法面面俱到,兼顧每個人,從而喪失了針對性。每位學員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不同,形成的思維模式也有很大差異,同一種教學方法根本無法對所有人起效。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思想上的教育,應當考慮到學員的思維方式,針對性教學,很多學校目前仍無法做到這一點。
二、加強政治教學中人文關懷的措施
1.改變教學策略,重新構建教學體系
切實加強政治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首先要摒棄原有的教學策略,構建新的教學體系來適應這種變化,這種改變是從上到下的。學校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即在政治教學中引入人文關懷,這一決策要明確不動搖。傳統教學理念要改變,既要加強學員的專業技能培養,也不能放松政治思想水平,兩手都要抓,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全面型人才。
2.注重師資團隊建設
政治教學看似簡單,但其實想達到真正的效果是非常困難的,這對師資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學校要注重師資團隊建設,對教師進行考核,確保其既精通理論,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在教學中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善于調動課堂氣氛,讓課堂處于輕松積極的氛圍內,這樣能最大程度保持學員的聽課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
除此以外,教師自身還要擁有過硬的道德修養。教師要做到尊重學員,將良好的師生關系延續到課堂以外,用自身良好的修養為學員做好榜樣,讓學員發自內心的愿意接受政治教育。
2.關注學員客觀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學員成長經歷和家庭情況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客觀差異,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采取單調的教學手段,而應該關注到這些差異,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對家庭條件優越、比較自私的學員,教師要采取相關措施幫助這些學員學會共享和助人為樂,而對于家庭條件較差、比較自卑的學員,則要多多進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3.實現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機結合
很多學員之所以不愿在政治學習上花費精力,是因為他們認為政治與未來的實際生活沒有太大關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實現政治與生活的結合,讓學員認識到好的政治思想水平對生活帶來的益處,進而促進學員對政治學習的重視。學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要將其與專業技能、未來就業聯系起來,在提高學員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時促進專業技能的學習,具體說來,學校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和學員具體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三段式教學——一年學習基礎知識,一年加強專業技能培訓,一年頂崗實習,讓學員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生活場景中。在這一過程中,學校要及時跟進學員的實習情況,觀察其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介入調整,更好地幫助到學員。
4.建設校園文化,促進形成良好風氣
良好的校園氛圍和文化,也能潛移默化地促進學員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為達到這一目的,可以憑借校園中各種各樣的信息媒介。比如,各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廣播臺、校刊校報等輿論陣地,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力度,營造出濃厚的氛圍,無形中推動學員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長此以往形成風氣,勢必能大大提高學員的整體思想政治水平。
三、結束語
學員是國家未來的棟梁,是國家建設的接班人,其政治修養要得到足夠的重視。人文關懷作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理應納入到各院校的教學規劃中。對此,學校方面一定要給足重視,從上到下全面改革,將政治教學與未來就業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學員政治水平的全面提高,力求把學員培養成順應時代發展的合格人才,發揮出教育的真正作用。
參考文獻:
[1]肖映勝,李錚.促進人的兩種回歸——再論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26-29.
[2]馮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的建構[J].祖國,2017(4):117-117.
[3]胡夢君.淺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關懷的體現[J].學周刊,2018,368(20):11-12.
[4]李楊軍,許同龍.關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8,161(45):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