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梅
(北京市延慶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
選用外來器械雖然可以節約醫療資源并確保各項手術正常進行,然而由于其傳遞較為頻繁而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因此,加強對外來器械的管理對確保手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探討流程優化在供應室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將供應室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取流程優化管理后接收的100件外來器械的管理效果與之前采取常規管理時的管理效果進行了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抽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取流程優化管理后接收的100件外來器械作為觀察組,并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采取常規管理時接收的例100件外來器械作為對照組。兩組外來器械的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觀察組采取流程優化管理:(1)搜集資料與制定措施: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與訪問收集反饋意見,以明確供應室外來器械管理流程中的相關問題,繼而召開會議進行討論以制定流程優化的管理措施;(2)器械清洗流程優化:接受外來器械后及時選用多酶清洗劑予以清洗以除去粘附物,在清洗過程中加強對器械完整性的檢查,并確保光潔度良好以防生銹;同時,確保關節活動順暢以及咬齒對位良好;此外,如掌指骨小鋼板等細小的器械在清洗后要用小型致密籃裝好并扣緊,從而避免丟失;(3)高壓滅菌流程優化:加強對高壓滅菌效果的細節檢查,不得放松對每鍋、每包的物理、化學檢測;同時,對含有植入物的每爐均需采取生物檢測;此外,大型器械要采取分籃包裝,以防超大超重而對滅菌效果造成影響;(4)滅菌器械存放流程優化:合理存放滅菌器械,確保其清潔度良好,嚴格依據存放環境的溫濕度進行相關處理,如溫度<24℃時,必須以專用不銹鋼有洞存放架進行存放,使之與地面相距20~25cm,與墻壁相距5~10cm,與天花板相距50cm,并依據手術使用的先后順序進行擺放,及時下送,并嚴格控制存儲期,表明滅菌日期并依據日期順序進行檢查,避免無菌器械包散落。
1.3 觀察指標 ①管理達標率;②護理滿意度評分。
1.4 判定標準
(1)外來器械必須在清洗、包裝、消毒等3個方面均合格則視為管理達標,否則視為未達標;(2)發放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該表包括:儲存環境、存放位置以及臨床應用效果等3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比較數據,以X2檢驗和率(%)與均數±標準差( )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管理達標率比較 觀察組管理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
外來器械是指非常規使用的、從外部單位供給的手術器械,包括內固定設備、手術動力工具以及其他特殊設備等。這些器械雖然可以在節約醫院醫療資源的前提下確保手術正常進行,然而由于其傳遞較為頻繁而存在一定的消毒隱患,從而在臨床使用中可能會引發感染而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必須加強對外來器械的管理。
流程優化管理旨在通過調查管理者存在的問題并使之不斷優化來預防消毒不合理、存放護理不佳等問題,從而有效地消除臨床安全隱患。在流程優化管理中:搜集資料與制定措施可以全面地明確外來器械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得出合理的管理措施,使得管理過程有章可循;器械清洗流程優化中加強了對預防生銹、丟失、確保對位良好等方面的關注,有利于確保清洗操作的有效性;高壓滅菌流程優化中加大了細節檢查力度,有利于確保外來器械滅菌效果的徹底性;滅菌器械存放流程優化中加大了對存在環境與位置的要求,有利于確保器械功能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在供應室外來器械管理中采取流程優化管理不僅可以提升管理達標率,而且還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有必要對流程優化管理予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