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麗 劉曉燕 宋 維
(德州市人民醫院 山東 德州 253000)
本研究選擇的產婦例數為100例,來院時間為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隨機分組方式下,將上述100例產婦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中,年齡最大為40歲,最小為20歲,平均年齡為(28.19±0.33)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為(40.03±0.66)周,初產婦為28例,經產婦22例,而對照組中,年齡最大為39歲,最小為21歲,平均年齡為(28.26±0.68)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為(40.12±0.53)周,初產婦為26例,經產婦24例,對比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差異極小,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產婦實施常規的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飲食指導以及產期注意事項等,而觀察組則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結合孕期保健,(1)優質心理干預,由于在妊娠期產婦的內分泌失調,因此其情緒的波動較大,者對胎兒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和產婦進行溝通,告知其如何自我調節情緒,積極對不良心理進行疏導,確保產婦以最佳的心態面對分娩。(2)優質產中護理干預,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助產醫生,并密切觀察產婦的情況,如表情、體征等,全程予以產婦精神支持,并密切關注產婦的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3)產后優質干預,當產婦分娩結束后,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如何正確的喂養新生兒,并告知產后的注意事項,確保產婦病房的干凈,限制人員的探視,予以產婦安靜的休息空間。(4)孕期保健知識教育,向產婦發放孕期知識手冊,讓產婦進行閱讀,同時頂起開展保健知識講座,為孕婦介紹心理以及生理出現變化的原因,重點在于孕期并發癥的講解,叮囑產婦在孕期的注意事項,并根據每一位孕婦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方案,可利用多媒體像產婦進行孕期保健知識介紹,將臨產前表現進行告知,并將產房打造的更加家庭化,緩解產婦的不安情緒[2]。(5)孕期技術指導,告知產婦新生兒撫觸、沐浴以及水療等方式,護理人員應進行正確的示范,并將其方式告知產婦和家屬,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將新生兒護理重點進行告知,同時講解產后保健操,并指導產婦正確的飲食方案,保證孕期的營養均衡。
分析上述產婦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情況,并對比兩組產婦的滿意度。
焦慮和抑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分,滿分為50分,分值越高,證明產婦的焦慮和抑郁越嚴重。
滿意度采用我院自擬滿意度調查量表進行分析,滿分為100分,分值超過90則為非常滿意,分值在70~90之間則為滿意,分值低于70則為不滿意。
本次研究所有的數據均經過嚴格核對,采用統計學軟件版本為spss21.0,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檢驗方式為t,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率(%),檢驗方式為x2,當p 值低于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在表1中看出,兩組產婦干預前的焦慮和抑郁分值均較高,p >0.05,而干預后均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的相關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分析上述產婦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情況
在表2中看出,觀察組產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

表2 對比兩組產婦的滿意度
孕期保健是指在產婦孕期對其進行相關保健知識宣教,主要為母嬰健康、疾病預防等,并根據產婦的情況制定一系列的方案,調整產婦的心理以及生理狀態,讓其以最佳的狀態進行分娩,能有效減少妊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升妊娠質量。而優質護理干預屬于臨床中常見的護理方案,其護理措施完全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制定,徹底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保證護理計劃的科學性以及全面性,重視產婦的心理,及時調節產婦的心理狀態,同時在飲食、鍛煉等方面進行干預,可促進產婦的產后恢復,因此將二者相結合,將孕期的保健工作、營養需求以及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產婦,可以有效緩解產婦的不良心理。保證妊娠結局。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結合孕期保健能有效改善產婦的不良情緒,并且能提升對護理方式的滿意,進而提高整體的產科護理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