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閣
(北京市利康醫院 北京 102609)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65例海洛因依賴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DSM-IV 海洛因依賴診斷標準;生理脫毒治療結束,軀體戒斷癥狀基本消失;無精神異常;3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戒毒治療;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異常患者。按照收治時間將以上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32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例,年齡18~41歲,平均(26.6±7.9)歲;觀察組33例患中男性30例,女性3例,年齡21~45歲,平均(28.6±7.1)歲,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結果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取一般性治療干預,觀察組患者采取心理康復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通過講座、觀看影視、分發小手冊等方式學習國家相關禁毒、戒毒法律和法規,講解我國目前禁毒情況以及對于吸毒販毒人員的處罰,提高患者法律意識。其次向患者說明吸毒對于家庭、社會破壞情況,并適當例舉慘痛經歷加深患者印象。采取積極健康的方式向患者進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和生命意義的教育。(2)心理康復治療。采取支持性心理以及個別心理治療方式,個別心理治療:結合具體問題糾正患者對于毒品以及人際關系的不良認知,指導自我監督,建立合理信念。對患者家屬開展毒品以及防治知識講解,指導家屬幫助患者樹立徹底戒毒心理。根據患者興趣愛好鼓勵其繼續進行,使用注意力轉移法轉移其對于毒品注意力,日常交流中使用鼓勵性和暗示性語言,進一步提高治療信心。(3)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海洛因依賴患者普遍存在敏感、多疑等性格特征,醫護人員在與患者交流時注意溝通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技巧。在交流過程中使用坦誠、同情、友善態度,指導患者積極參與治療,患者對于治療存在疑問時需要耐心講解,消除不安、多疑等心理。
視覺類比量表(VAS)評價患者對于毒品渴望程度,每個月評價一次,量表分為4個等級,非常想為10分,比較想為7分,基本不想為3分,根本不想為0分[2]。
防御方式問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E)評價患者對于毒品防御能力,該量表含88個條目,每一個條目采取9級評分法,分為不成熟防御機制(D1)、成熟防御機制(D2)、中間型防御機制(D3)、掩飾(D4)。
組間數據納入統計分析學軟件SPSS20.0中分析比較,t 檢驗分析計量資料,F 檢驗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數據比較后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對照組渴望評分為(8.60±1.51)分,觀察組為(8.21±1.06)分,組間差異不顯著(t=0.099,P=0.068);治療后對照組為(4.96±2.29)分,觀察組為(2.0±1.9)分,組間差異顯著(t=1.69,P=0.038)。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防御因子差異不顯著,經不同治療后觀察組防御問卷結果優于對照組(P <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防御能力比較([士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防御能力比較([士s)分]
項目 對照組 觀察組 t值 P值不成熟防疫機制治療前治療后成熟防御機制治療前治療后中間型防疫機制治療前治療后掩飾治療前治療后4.52±0.80 4.3±0.8 4.56±0.81 3.05±0.91 0.0016 0.95 1.36 0.048 4.56±1.52 4.6±1.24 4.46±1.35 4.41±1.22 5.22±1.02 2.21±1.05 4.96±0.83 4.00±1.21 4.39±0.89 4.21±1.32 5.22±1.01 5.01±0.89 0.058 0.99 0.0028 0.061 0.0000 0.085 0.072 0.049 1.12 0.079 3.69 0.076
治療藥物性依賴是世界性難題,患者受到社會、心理、機體等多種因素干擾,因此單靠一種治療模式滿意達到理想效果。目前對于海洛因依賴患者的治療主要以解除機體依賴為主,較少關注心理狀態,從而導致復吸率居高不下。心理康復治療是一種專門針對患者心理狀況開展的治療模式,該種治療以解除患者心理依賴為主要目的,通過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多種模式提高戒斷意識,增強法律意識并形成正確三觀。本次經心理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對于毒品渴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效果初顯;而患者的對于毒品抵抗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患者后期自我管控能力提高。綜上所述,海洛因依賴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入心理康復治療可降低依賴程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最后,對于吸毒人員治療而言,防控復吸對于戒毒治療更為重要,戒毒成功患者需要注重后續復吸預控。患者戒毒成功后需要戒毒治療所、家庭、患者形成三方監控,即戒毒治療所建立檔案,并定期隨訪,家庭積極監督患者情況,必要時干預患者行為,患者需要接受家庭及社會的監督,加強自我管理。此外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毒品危害知識的宣傳,社區定期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從多方面進行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