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康
(六盤水市人民醫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1)
調查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結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1]。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結腸癌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健康。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對患者的創傷較大,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長。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腹腔鏡根治術得到了應用與推廣,其對惡性腫瘤的療效得到了臨床的一致認可。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04例結腸癌患者進行了研究,通過實證性分析來研究腹腔鏡根治術的臨床影響,如下所述:
選擇我院收治的104例結腸癌患者納入到本次研究對象當中,隨機抽取52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其余52名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對照組52例患者中,包括了32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6~81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8.2±3.2)歲;觀察組52例患者中,包括了30例男性患者和22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5~80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8.4±3.4)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較?。≒ >0.05)。
對照組接受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接受腹腔鏡根治術治療:首先要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實施全身麻醉處理后,建立氣腹通道,確定穿刺孔與切口大小,值腹腔鏡通過穿細孔進行植入,明確腫瘤位置,清除多余的脂肪組織,分裂系膜,進行血管結扎,最后實施手術吻合。
本次研究的全部數據應用IBM 公司 SPSS19.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 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2組結腸癌患者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一。

表1 兩組的臨床指標比較
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實證性分析,結果顯示前者為11.54%,后者為23.0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如表二。

表2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結腸癌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早,病情不穩定、進展快,危害性大,患者需要接受及時有效的外科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人們對于外科手術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越來越高,微創外科手術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在安全性和微創性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患者的接受程度較高。腹腔鏡根治術的手術創傷小,能夠保證良好的手術視野,清除效果徹底,術后不易出現并發癥。腹腔鏡根治術需要醫師具有較高的手術操作能力,準確熟練的進行操作,避免出現手術失誤。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123.3±228)ml、(136.3±18.2)min、(2.2±0.7)h、(5.9±1.8)d,對照組分別為(194.3±30.7)ml、(160.8±19.5)min、(4.0±1.1)h、(9.5±2.7)d,觀察組的臨床指標明顯較優,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相對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行腹腔鏡根治術治療的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術后恢復情況均明顯優于行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的患者[2]。
綜上所述,腹腔鏡根治術在結腸癌的治療中比傳統開腹手術的效果更為顯著,提高了臨床效果,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