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花
(金陽縣人民醫院兒科 四川 金陽 616250)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本院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產婦200例臨床資料作為研究指標,分析母嬰同室予以新生兒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對象選擇本院在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產婦2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100例與對照組10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開展綜合護理干預。納入標準: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為初產婦;無精神病史、無溝通障礙的產婦;均為單胎妊娠[1];行腰硬聯合麻醉;新生兒相關指標均處于正常水平,無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2]。研究組剖宮產15例,順產85例;新生兒體重為2510~4298g,平均體重為(3854±233)g;產婦最長孕周為41周,最短孕周為38周,平均孕周為(39.4±0.1)周;最大年齡為39歲,最小年齡為25歲,中位年齡為(31.2±0.1)歲;對照組剖宮產14例,順產86例;新生兒體重為2511~4299g,平均體重為(3854±235)g;產婦最長孕周為41周,最短孕周為38周,平均孕周為(39.4±0.1)周;最大年齡為38歲,最小年齡為25歲,中位年齡為(30.2±0.1)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對中無意義(P >0.05)。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開展綜合護理干預:
喂哺干預。護理人員需在新生兒娩出后1d 內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方法,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優點,縮短母乳喂養時間,提高母乳喂養率,同時向產婦宣教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及技術,避免喂養過程中出現新生兒嘔吐或窒息的情況。
呼吸干預。護理人員需正確調整新生兒體位,取頭側體位;若母乳喂養時新生兒出現嗆奶及嘔吐病癥則需立即匯報主治醫師并予以體位調整,密切觀察新生兒呼吸道是否通暢;若新生兒處于仰臥位時需降低其頸背程度,避免新生兒出現窒息病癥。
心理干預。由于產婦極易出現產后抑郁病癥,影響產婦產后康復。因此,護理人員需耐心與產婦溝通,向產婦講解情緒對抑郁之間的關系,提高產婦自我改善情緒的意識,降低產后抑郁發生率,同時護理人員需聯合產婦家屬,多予以產婦關愛,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支持,使其處于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產后護理。
圍產期干預。護理人員需向患者接受母嬰同室的優點、護理對策、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降低患者心理壓力;產婦分娩完成后需對其予以生活強化護理干預,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運動干預及飲食干預,提高產婦免疫力,促進產婦產后啊康復;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新生兒洗澡方法。
比對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新生兒感染發生率。
將本院收治的產婦200例臨床指標數據使用SPSS20.0軟件據進行分析,卡方檢驗,以%形式展開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新生兒感染發生率,兩組患者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以P <0.05展開。
研究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數據比對有意義(P <0.05)。

表1 比對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例(%)}
研究組新生兒感染發生率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數據比對有意義(P <0.05)。

表2 比對兩組新生兒感染發生率{例(%)}
母嬰同室是指在同一房間內的安置出生24h 內的新生兒及其母親,新生兒由母親完成換尿布、取暖、喂養等生活干預。經臨床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可滿足新生兒護理需求及產婦心理需求,但大部分初產婦對相關護理方案的了解程度較低,使得新生兒極易出現護理不當事件,甚至出現感染病癥,不利于新生兒生長及產婦產后康復。母嬰同室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新生兒感染發生率,提升產婦對母乳喂養方法的掌握程度,強化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經過本次數據研究可見:研究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新生兒感染發生率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數據比對有意義(P <0.05)。
綜上所述,母嬰同室予以新生兒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降低新生兒感染發生率,促進產婦產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