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凌峰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板橋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內科 云南 陸良 655600)
本次分析選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12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中有男35例,女25例,年齡20~45歲,中位年齡(32.5±2.1)歲;對照組中有男34例,女26例,年齡20~46歲,中位年齡(33.0±2.2)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P >0.05)。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強了養(yǎng)生與食療干預,①詳細評估分析患者病情、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及養(yǎng)生保健意識,為其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②養(yǎng)生教育: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鼓勵安慰,最大限度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并為患者詳細講解潰瘍性結腸炎的誘發(fā)因素、治療方法及日常養(yǎng)生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對疾病正確認知,從而提高患者養(yǎng)生保健意識及依從性。③養(yǎng)生食療: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飲食要以營養(yǎng)均衡,少食多餐為主,幫助患者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少吃粗纖維食物,避免粗纖維食物刺激腸道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食療主要包括健脾止瀉糕,材料:鮮山藥、赤小豆各150克,白扁豆、芡實米和茯苓各30克,烏梅4枚、白糖適量,作為患者每日餐點。同時給予患者百合粥,食材為芡實和百合各60克與小米共同煮熟成粥,每日三餐服用。銀花紅糖茶:將銀花30克加適量紅糖泡水飲用,每日代茶飲用。并指導患者適當進行合理運動,通過有氧運動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促進患者身體恢復速度[1]。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養(yǎng)生保健意識、健康知識掌握度及生活質量,每項分值為10分,得分越高表明上述指標越好。
顯效=干預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復發(fā)現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良好改善,基本不影響日常生活;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較差。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數據對比差異較小(P >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養(yǎng)生保健意識、健康知識掌握度及生活質量評分同對照組患者數據相比均改善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指標評分對比詳情(n=60,士s)

表1 兩組各項指標評分對比詳情(n=60,士s)
養(yǎng)生保健意識評分 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6.3±0.2 9.3±0.7 6.5±0.4 9.2±0.8 6.4±0.5 9.4±0.6對照組 6.4±0.4 8.2±0.4 6.4±0.2 8.3±0.5 6.3±0.2 8.5±0.3 T 1.7320 10.5684 1.7320 7.3896 0.1530 10.3923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記錄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其數據結果已達到了96.7%;而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僅為86.7%,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詳情(n、%)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消化科常見的一種炎癥性腸病,該病在中青年群體中發(fā)病率最高,由于該病治療周期較長,且易反復發(fā)作,因此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由于大多數患者不注重日常養(yǎng)生保健,長期的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大大增加了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幾率。所以,在該病發(fā)生后應及時調整飲食、起居及生活規(guī)律,并要控制情緒使精神愉悅,通過良好的調控可使病情得到盡快的改善。相關研究表明,針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治療期間加強養(yǎng)生與食療干預,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起著重要性作用。養(yǎng)生與食療干預是通過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后,為患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加強對患者的養(yǎng)生教育,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及養(yǎng)生保健意識,從而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和依從性。并同時加強飲食干預,糾正了患者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通過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食療方案,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良好改善,最終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這在本次分析結果中也顯示,通過與臨床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數據相比,加強了養(yǎng)生與食療干預后的觀察組患者養(yǎng)生保健意識、健康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及治療有效率均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養(yǎng)生與飲食干預,可有效增強患者養(yǎng)生保健意識,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從而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