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娜布其
(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 內蒙古 錫林郭勒 026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癥的治療難度大,且具有多發性易反復等問題,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腰部活動障礙、下肢放射性疼痛等,對患者生活質量與預后造成影響。我院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治療中,采用康復理療方法,取得了滿意效果,證明該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間收治的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包括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2.6±7.1)歲。對照組患者30例,包括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3.1±6.8)歲。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干預,根據臨床治療經驗,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并遵醫囑服用各種藥物。在對照組患者治療方法的基礎上,觀察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接受康復理療治療干預,主要措施包括:(1)短波治療。以患者腰腹部為核心,對腰骶部、患側腓腸肌位通過短波治療儀實施治療,治療時間持續20min,1次/d,治療6d 后休息1d,兩周為一個療程。治療階段根據患者對溫度的耐受性及時調整溫度,確保溫度適中,避免燙傷皮膚。(2)取患者俯臥位,對患者實施針灸治療,主要穴位包括腎俞、腰陽關、命門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做提、捻、轉等手法;之后通過按摩手法,分別對患者腰部、下肢部、臀部做穴位按摩,1次/d。(3)配合八段錦、馬王堆導引術等健身運動,分為早期干預與康復期干預兩個階段,其中早期干預主要以脊柱的前驅、后伸為基礎,將患者身體幅度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在康復期干預階段,配合緩慢下蹲、快步走等強化訓練效果。
統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為:(1)顯效。治療后患者腰部功能顯著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2)有效:經針灸治療后患者腰部功能好轉,雖偶有疼痛但不影響生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也明顯消失;(3)一般。健身運動治療后患者癥略有改善。同時,按照文獻[1]所介紹的方法,采用JOA 評分(腰椎功能改善)、VAS(腰腿疼情況),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評價。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以t 值、X2值檢驗數據間的差異,當P <0.05 時,認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100%(30/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P <0.05,資料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
同時,觀察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后的VAS 評分為2.63±0.29,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14±0.83,P <0.05,且JOA 評分也存在明顯的數據差異,相關資料見表2。
表2 JOA與VAS評分(士s)

表2 JOA與VAS評分(士s)
組別 JOA評分 V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15.17±2.15 25.16±3.21 7.59±1.06 2.63±0.29對照組 15.29±2.37 21.44±3.58 7.62±0.98 5.14±0.83 t值 1.06 6.17 0.98 5.66 P值 >0.05 <0.05 >0.05 <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現代臨床研究發現,該病癥的主要誘因,為機體纖維破壞造成髓核突出,并對神經根形成壓迫[2-3]。患者發病后,其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難度大,如何保證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已經成為醫療工作者研究的重點。
康復理療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治療方法,在臨床干預階段充分考慮到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特殊性,在強調傳統臨床治療方法有效性的基礎上,采用了一系列的其他干預手段,包括肢體鍛煉、針灸、穴位按摩等,因此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改善腰椎前凸問題,最終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了康復理療護理干預,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患者治療后的JOA 評分、VAS 評分分別為25.16±3.21、2.63±0.29,與對照組的21.44±3.58、5.14±0.83相比,數據差異顯著,P <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也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這一結果說明,康復理療治療方法,在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效果、保證患者預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結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干預階段,采用康復理療方法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不僅具有滿意的療效,還能改善預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