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文思 楊德林
(1.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石林天奇醫院外一科 云南 石林 652200;2.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二病區 云南 昆明 6500000)
臨床上,復雜性腎結石復雜性與結石成分、分布位置、性狀、大小均有一定關系[1],近幾年該病較為多發、常見,加之診治難度較大,引起社會關注。為緩解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疾病癥狀,現階段常以B 超引導多通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對其作相應治療,可在結石清除率高、穿刺通道較細、創傷程度輕等優勢下保證患者療效水平。本文為系統分析、研究B 超引導多通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復雜性腎結石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作如下報告。
選定2018年2月17日至2019年2月1日期間本院收診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總計36例,區組隨機法分為兩組,采用B 超引導多通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的一組(18例)作為觀察組,使用傳統開放術的一組(18例)作為對照組。【性別】觀察組女7例,男11例,對照組女6例,男12例;【年齡】觀察組24-79歲,平均為(57.84±6.58)歲,對照組22-80歲,平均為(57.95±6.60)歲;【病程】觀察組2個月-4年,平均為(2.08±0.32)年,對照組4個月-4年,平均為(2.17±0.29)年。比較上述一般資料,P >0.05:差異不明顯?!炯{入標準】⑴經臨床診斷、檢查,36例研究對象均符合復雜性腎結石病況。⑵36例研究對象均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已知情同意?!九懦龢藴省竣叛芯科陂g出現嚴重合并癥的患者;⑵失語、智力低下或精神異常者。
1.2.1 對照組
傳統開放術,基于開放性手術方法作相應腎切開取石操作并進行腎盞成形術。
1.2.2 觀察組
B 超引導多通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方法:麻醉后予以患者截石位,并在輸尿管置入時輔以仰臥位,人工腎積水注入輸尿管內部后需于患者第十一肋骨位置作有效穿刺處理,B 超輔助下導入斑馬導絲(0.035)并作碎石操作,通過取石鉗取出結石(視情況建立兩至三個皮腎通道)。手術結束,施術者應將腎造瘺管作相應置入。
觀察評測2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與并發癥發生率指標數據。
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計數資料上,兩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指標用“百分數”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上,兩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指標用的方式表示(t 檢驗);P <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2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組1例感染性休克,對照組2例感染性休克、2例寒戰發熱、1例腎周積液、1例大出血,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5.56%)低于對照組(33.33%)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X2值為4.434。
復雜性腎結石臨床主要包括馬蹄腎結石、鹿角型結石與多發性結石等[2],該病結石復雜性突出的狀況下取石難度會相應升高。以往常采用傳統開放術式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但由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較高[3],加之手術期間出血量過大[4],患者接受程度較低。故現階段隨著醫療技術創新改良,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應用更為廣泛,該術式具有手術安全性高、出血量少、并發癥發生率低、恢復迅速、創傷程度輕等優點[5],可使施術者于直視狀態下作有效結石取出操作,提升患者結石清除率。此外,若患者出現復發情況,可重復進行取石處理,效用顯著。如上文結果所示,觀察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通過結果對比亦能證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復雜性腎結石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較傳統開放術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復雜性腎結石患者治療期間應用B 超引導多通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可有效減少患者手術出血量與并發癥情況,提升患者治療效果與預后質量,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