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坤 楊 永 蘇翠艷 牛奕彩 程茜茜
(藁城人民醫院 河北 藁城 052160)
分娩是自然生理過程,因初產婦對分娩缺乏經驗和認識,心理和情緒都會出現恐懼、緊張、焦慮等現象,在分娩對醫護人員存在抵觸心理,影響了分娩順利進行。這不僅影響了分娩質量,也會自身造成難產風險,對胎兒生命安全造成危險。臨床結合產婦臨床表現為產婦提供個性化的干預,即提供產前、產時及產后連續性個性化的助產模式。促進產婦樹立積極分娩認識和分娩信心,保證產婦樹立分娩。因此,本文針對連續性個性化助產模式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科分娩的300例孕產婦作為本次調查研究對象。兩組產婦年齡均在19 ~32歲,平均年齡(25.13±3.50)歲,孕周37 ~42,平均孕周(39.15±1.83)周。兩組產婦均為初產婦,在分娩前檢查胎方位正,胎兒發育良好、無畸形者;骨盆內外測量、羊水量、胎兒雙頂徑、胎兒體重正常者。同時,排除產婦患有凝血功能障礙、婦科疾病、其他嚴重疾病。比較和分析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傳統助產模式:產婦在住院前應由當班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講,了解分娩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當產婦工口開到3cm 時,送入大產房,由1 ~2名助產士對產婦產程進行密切監測,如產婦工口全開時,由分娩室內助產士負責分娩。在護理過程中采取不連續性分階段性工作流程性質,每個環節和流程均由每一個環節專職人員負責。
1.2.2 觀察組 采用連續性個體化助產模式:產婦在住院時組成助產小組,小組成員由一名高年資助產士和2 ~3名后備助產士組成,以為產婦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同時,由1名主要助產士或其后備助產士為產婦提供接受產前、產時、產后的連續性,優質護理。其護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健康教育、產程觀察、產時心理干預、胎兒接產、新生兒全面護理、協助母乳喂養等。
1.2.2.1 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學歷背景及理解能力,在分娩前為產婦進行系統的分娩知識宣教。并從產婦角度出發,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及相關分娩知識講解。并由專業護理人員幫助產婦進行產程的呼吸技巧、自護能力等。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識,樹立婦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
1.2.2.2 產婦在分娩時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產婦宮口情況,待宮口開到2cm 時,應在一名家屬陪同下,由專職助產士引導共同陪伴孕婦進入產室。
1.2.2.3 在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后,護理人員應為產婦及家屬介紹分娩流程,相關助產人員和產房設施,面對產婦及家屬提出的疑慮,護理人員應用通俗易懂的言語進行解答,打消產婦心中疑慮和恐慌。為轉移和分散產婦不良情緒和心理狀態,產房還配有音響設備,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助產士在分娩的全過程陪伴產婦身邊,為期加油,鼓勵,也便于產婦將內心想法與助產士交流。
1.2.2.4 臨床研究顯示,科學的訓練和全身心的精神支持,可提高產婦自然分娩概率。為減輕產婦恐懼心理,釋放產婦生產壓力,可鼓勵選擇自由分娩體位助產士誘導產婦傾訴,針對產婦的疑慮和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采取及時告知產程分娩信息方式,讓產婦了解分娩情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樹立順產信心。
1.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比較和分析兩組分娩方式、新生兒窒息、產后滿意度、疼痛程度等各項臨床指標, 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 <0.05)。
2.2 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 <0.05),詳情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介入不同護理方案后臨床表現比較分析(士s[n(例)]

表1 兩組產婦介入不同護理方案后臨床表現比較分析(士s[n(例)]
組別 例數 產程時間(min) 產后出血量(ml)對照組 150 48.41±4.69 500.34±20.13觀察組 150 32.14±4.93 314.58±19.21 t-15.2014 16.4792 P-P<0.05 P<0.05
影響分娩結局的直接因素為分娩的管理和服務,在分娩全程助產士為產提供持續性照護,加強了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了解產婦內心訴求和想法,減輕產婦心理壓力和負擔,也增加了產婦與醫患人員之間的信任感,從而覺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產時干預。當產婦與醫護人員之間建立起信任感,可讓產婦感到安全感,并能夠耐受疼痛,從而促進產婦順利分娩,控制產婦不良情緒發生,提高分娩滿意度。臨床上結合多年分娩經驗,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開展連續性、個性化助產模式,將融合全程責任制助產和導樂式助產作為理念基礎,從患者角度出發,對產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知識宣講,為產婦提供情感支持和產后指導,改善了緊張醫患關系通知,也促進產婦在分娩時“變被動為主動”,積極配合分娩。與此同時,也打破了傳統助產護理模式,為產婦介入心理護理干預,減輕產婦焦慮、恐懼心理和情緒,滿足產婦內心需求,為產婦提供了安全分娩環境和狀態,保證母嬰安全,建立助產服務新模式,社會反映較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