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鴻達
【內容提要】當下以色列社會存在三個明顯的社會分裂現象: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分裂;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和現代猶太人的分裂;歐美裔猶太人和亞非裔猶太人的分裂。以色列的國家安全觀也歷經了轉變,以1979年為分界線,之前主要面臨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威脅,之后則主要面臨來自伊朗的威脅。內部分裂會影響到以色列國家的發(fā)展高度,對國家實際安全威脅的認知會影響到以色列的周邊環(huán)境塑造。以色列的內政外交存在相當密切的聯(lián)動性。
【關鍵詞】以色列;社會分裂;國家安全;內政外交
【DOI】10.19422/j.cnki.ddsj.2019.08.008
2019年4月9日以色列進行了第21屆議會選舉,結果獲得美國大力支持的利庫德集團領導人、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雖然再次贏得政府組閣權,[1]但是因為在“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是否服兵役”問題上各個政黨沒能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其沒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組建聯(lián)合政府,以色列議會不得不重新進行選舉,社會分裂帶給國家的負面影響再次顯現。7月初,因為抗議以色列警察槍殺一名埃塞俄比亞裔猶太人,數千名埃塞俄比亞裔猶太人走上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等城市街頭,高呼“結束殺戮,結束種族主義”等口號,抗議警察過度執(zhí)法和種族歧視,以色列國內的族群分裂問題又一次浮出水面。事實上,因為族群問題而導致的社會分裂現象在以色列久已存在,它幾乎伴隨著以色列迄今的整個國家發(fā)展歷程,并且與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密切相關。
以色列社會的多重分裂
由于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的歷史性沖突、不同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同以及猶太教信仰程度的差異,從而造成以色列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和現代猶太人、歐美裔猶太人和亞非裔猶太人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分裂現象,這些幾乎難以逾越的社會鴻溝對以色列國家的發(fā)展已造成負面影響。
一、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分裂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以色列國內占人口數量最多的兩大主要族群,據以色列中央統(tǒng)計局2019年1月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色列全國總人口有898.5萬,其中猶太人約占74.5%、阿拉伯人約占20.9%。[2]迄今,這兩大族群之間的鴻溝仍然清晰可見,深深地影響著以色列的社會和諧。
現代以色列是在與阿拉伯國家的斗爭中建國的,也是在與阿拉伯國家的戰(zhàn)爭中鞏固并發(fā)展起來的,這在根本上決定了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再者,現代以色列建立的初衷是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提供一個“民族之家”,以色列官方至今仍然聲稱自己是所有猶太人的祖國,并且經過多年醞釀在2018年以立法的形式宣告了自己是“猶太國家”。[3]如前所述,以色列還有四分之一左右的非猶太人特別是超過全國人口五分之一的阿拉伯人,以色列對國家猶太屬性的強調尤其是立法,不可避免地會給非猶太公民造成負面影響。時至今日,以色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大學之前仍然分處各自的教育體系,居住區(qū)域涇渭分明,在工作機會獲取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而且以色列政府不允許除德魯茲人[4]以外的阿拉伯族公民服兵役。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4月9日以色列議會選舉中阿拉伯人的政黨僅僅獲得120席中的10席[5],這與阿拉伯人占以色列總人口數的比例嚴重失衡。
二、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與現代猶太人的分裂
以色列中央統(tǒng)計局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以色列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約有103萬(約占以色列猶太人人口的12%)。這個群體有自己特有的宗教教育體系,截至2017年底以色列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在校學生約有30萬人,占以色列所有在校生的18%;預計到2030年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將占到以色列總人口的16%,到2065年將增長到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和猶太人口的40%。[6]以色列官方以法律的形式將國家定義為“猶太國家”,而最能體現猶太教特性的群體恰恰是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而且這個群體的人口高增長率也是以色列提升猶太人占國家總人口比例的基本依托之一。懷有嚴格猶太教信仰的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在以色列享有“政治正確”地位。在2019年議會選舉中,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的“沙斯黨”和“圣經猶太教聯(lián)盟”各獲得8席。近年來,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政黨與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多有互動,并加入到內塔尼亞胡牽頭組建的右翼色彩明顯的聯(lián)合內閣中,進一步放大其在國內的影響力。
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在以色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諸多事項上與現代猶太人格格不入。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的內在特征當然是對猶太教的極端虔誠,其外在表現則是身穿猶太傳統(tǒng)服飾、居住的街區(qū)呈現非常傳統(tǒng)的猶太風格,而現代猶太人及其居住區(qū)域則沒有這些特征。盡管以色列實行的是義務兵役制,但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可以選擇不服兵役,現代猶太人則沒有選擇的權利。有近一半的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男性不出去工作,而且家庭生育率普遍很高,平均每名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女性生育6.9個孩子,其中國家的鼓勵性政策特別是津貼發(fā)放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這就使得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群體花費國家的大量社會保障資源。[7]凡此種種,都讓必須服兵役而且又納稅的現代猶太人對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心生不滿。
此外,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對國家及其外交的一些看法也讓現代猶太人不滿。有一部分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基于信仰原因甚至不承認現代以色列國家的合法性,認為只有神才能拯救猶太人;另一部分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雖然認可以色列國家的合法性,但是就國土而言他們懷有強烈的“應許之地”觀念,認為《圣經》上講的上帝賦予猶太人先祖的土地才是當今的國家疆域,因此這部分人反對巴勒斯坦人建國,認為非但不應該再讓渡給巴勒斯坦人土地,而且還要把“應許之地”的其他部分“拿回來”,這一主張顯然不利于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特別是巴勒斯坦的關系正常化,這與大部分渴望和平的現代猶太人有直接沖突。另外,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還對很多現代化的東西持反對態(tài)度,現代猶太人對極端正統(tǒng)猶太人懷有較為強烈的排斥感。[8]
三、歐美裔猶太人和亞非裔猶太人的分裂
19世紀末期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主要是歐洲猶太人倡議并主導的,比如1897年8月29—31日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大會的約200名代表中多半來自東歐、近四分之一來自俄羅斯。[9]歐洲猶太人也是1948年以色列建國前向巴勒斯坦移民的主力,1948年底在以色列所有71萬余猶太人中歐洲裔有59萬、亞非裔有10萬。[10]鑒于歐洲裔猶太人在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和建國歷程中發(fā)揮的突出作用,他們在以色列成立后自然成為國家的領導者和主宰者。但是建國后以色列猶太人的來源結構發(fā)生明顯變化,激烈的阿以沖突甚至是戰(zhàn)爭令生活在阿拉伯和其他穆斯林國家的猶太人處境微妙,再加上“以色列是所有猶太人祖國”的建國理念,急需猶太人口的以色列政府加大了對亞非穆斯林國家的所謂東方猶太人的關注力度,這些國家的猶太人也越來越多地移民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