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明
摘 要 鋼鐵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鋼鐵貿易供應鏈在我國具有較好的基礎及完整的產業鏈條。本文闡述了鋼鐵行業供應鏈金融的幾種模式,研究了鋼鐵貿易的供應鏈金融問題,給出了發展建議,為鋼鐵行業供應鏈金融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鋼鐵行業 供應鏈 金融 問題
一、我國鋼鐵行業供應鏈金融現狀
鋼鐵貿易企業一般都是通過代理的方式獲得鋼廠在某一區域的銷售權,從中賺取差價。一方面鋼鐵貿易企業批量采購從而獲得鋼材成本價格優勢,但是一般鋼廠會要求鋼貿企業預付定金,如遇見鋼材供應鏈緊張的時候會要求預付全款。另一方面,貿易企業在將鋼材銷售給終端用戶時,一般以賒銷方式進行,往往存在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賬期,回款速度慢,如果遇到宏觀經濟下行、鋼鐵行業整體市場不景氣、下游客戶經營困難,還會出現應收賬款逾期風險。
二、下游鋼鐵貿易企業的融資需求
由于鋼材貿易是大宗商品交易,還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對于從事鋼材貿易行業的貿易商來說,資金有充足的流動性是最重要的。目前鋼貿企業的資金大多數來源于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企業之間的互保互貸及民間資金拆借,可以發現鋼貿行業的融資渠道很窄。鋼貿企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可以解決當下鋼貿企業的融資困難問題。鋼貿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采購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預付款融資;第二,運營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融通倉;第三,銷售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
三、我國鋼鐵行業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現狀分析
(一)下游采購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預付款融資
預付款一般是在供應鏈中處于下游的經銷商需要向鋼廠預付貨款,才能獲得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商品,往往上游企業比較強勢。預付款融資模式又叫作保兌倉業務,是指供應鏈中需要融資的企業,在上游企業(核心企業或供應商)承諾回購產品的前提下,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并以制定倉庫的倉單為質押,或者將貨物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控制,提貨權最終由金融機構控制,以此獲得信貸支持的融資方式。預付賬款融資一般適合由供應商承諾回購條款下的采購業務預付賬款,相當于向供應商采購中繳納的購貨保證金。
(二)運營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融通倉
融通倉最早是由羅齊和朱道立(2002)提出的概念,“融”是指金融,“通”是指商品的流通,“倉”指商品的倉儲,其核心是將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相結合。融資企業以其存貨為質押物,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處獲得資金支持,并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庫存的監管單位。在對各種流的整合與互補中,將提高供應鏈的經營效率,優化風險管理,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由于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可以加強質押監管的可靠性,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融通倉適用于擁有大量庫存的生產或貿易公司。
鋼貿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庫存等動產資產比例大,固定資產比重小,因此比較適合融通倉即庫存質押融資。鋼貿企業以其存貨作為質押物,并以銷售收入作為還款來源,貨物由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保管,由此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
(三)上游銷售階段的供應鏈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融資企業將其銷售貨物產生的未來應收款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并以應收賬款還款來源為保證向銀行申請資金支持的融資方式。該模式一般適用于上游供應商,下游核心企業通過賒銷的形式獲得原材料,上游供應商因資金周轉情況以應收賬款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可以分為質押融資和轉讓融資。轉讓融資一般是指企業為獲取現金流,提早收回銷售款,以便自己周轉,以較低的折扣率轉讓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融資方式;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其未來應收賬款作為抵押物,提供企業資信,從而獲得銀行貸款。應收賬款融資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獲得短期信用貸款,緩解業務周轉資金的緊缺,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對供應鏈的影響與建議
按照會計準則,我國所有商品的銷售和交易的發生都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做賬。公司銷售和收入確認不在同一時期,資本支出與收入確認也不在同一時期,這導致許多公司由于時間差出現資金缺口。在公司的生產周期中,供應商通過賒銷的方式將原材料賣給下游企業,從而產生應收賬款,并使用應收賬款融資模式解決資金緊張問題。當生產商遇到庫存積壓和資金周轉困難問題,可以以庫存作為抵押品放入銀行指定倉庫,并利用融通倉模式解決資金困難問題,獲取銀行貸款。經銷商需要預付賬款(或保證金)才能獲得貨物的,可以利用保兌倉融資模式,與銀行、第三方物流公司和上游供應商一起合作獲得資金支持。
三種融資模式都是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上考慮的,整合了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三種融資方式不僅要考慮融資企業的財務情況,還需要結合融資企業業務流程相關的上下游公司的資信情況綜合考慮;三種融資方式整合了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率,增強了單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作者單位為石河子大學)
參考文獻
[1] 陳祥鋒,石代倫,朱道立.融通倉與物流金融服務創新[J].科技導報,2005(9):30-34.
[2] 陳陽陽.基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供應鏈融資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