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永軍
◆摘 要:開放性教學是基于現代社會要求而提出的一種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一個學生與教師平等交流,開放探討的過程。數學是初中學習中的重點,與小學數學不同,初中數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開放式的教學正好符合數學學科的要求。所以開展開放性教學是發展數學學科的必然,本文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構建初中數學開放性教學進行探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教學策略
一、前言
開放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更是一種教學態度、教學理念,是一種由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過程。那么如何正確的理解“開放”呢?筆者認為,“開放”是相對于“封閉”而言的,不是一味的放任自流,而是構建一個動態的,可創新的學習氛圍,逐步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的學習。如何構建開放式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教材是教學之本,根據教學的需要不斷的豐富開拓教材的內容;第二,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用開放式授課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學習;第三,實施開放的教學評價體系,激勵學生奮進。下面筆者將詳細介紹這三種策論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豐富學習資料,提供開放的教學題材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主,教材為主,隨著教學主體的轉變,學生在學習上逐漸掌握主動權,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僅從教材出發來進行教學活動很明顯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材料,擴大教學范圍,用開放的教材進行教學。當然,采用開放的教材并不意味著可以脫離教材,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規定了教學內容,雖然我們提倡開放式教材,但也不能完全放棄教材,教室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開放,教材中有些資料可能有些僵硬,那么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生活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使調整過后的教材更加的貼合實際,也能更好的讓學生開拓思路。比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這一課時,我們首先要明確:平行線的性質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內容的基礎,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物質基礎。那么我們就不能單純的介紹平行線的性質,我們要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那么這節課不妨由學生自己來探索。教師首先引入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平行線的例子?同學可能會舉例子如火車軌道、橫格紙等等,教師不妨為學生準備一些工具,如量角器、直尺等,給同學們一些時間讓小組一起來探討關于平行線的性質問題。實物的例子比書上畫的平面例子更加直觀,對學生來說也更加容易理解,如果只是在一個平面上畫幾條直線,這樣的解釋或許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可以在教學時做適當延伸,拓展課堂傳授的內容,用開放的教學資料進行授課。
三、教學過程開放,將學習的主動地位還給學生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認為,講課就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隨著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我們也漸漸認識到這樣做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師不可能一直在學生身邊不斷的“灌輸”和“督促”式的教學,學生需要有大量的時間自行消化知識,自己鉆研學習心得,主動思考和探索學習內容,教學應該是一個平等交流,師生共同探討的過程,而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那么進行開放式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就要做到“簡政放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監督和督促作用,讓很多學生自主的選擇自己合適的學習方式,而不是要求人人一樣。數學科目是初中學習的重點科目,很多老師喜歡占用自習課來補課,這些教師心思是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結果適得其反,不如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興趣,用一種開放探索式的教學方法,這樣能更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也不用給教師增加工作負擔。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與其教師講解,不去讓學生自己在動手中實踐。這樣既有利于發現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
四、實行開放的教學評價體系,根據學生表現詳細的進行評價
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處于生理心理雙重發展時期的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傳統的評價方式就是根據成績來劃分不同的學生,但在現在看來,這種方法有失偏頗。成績好的學生就事事完美嗎?成績差的學生就沒有可取之處嗎?不盡如此。教師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用多元化立體式開放發展的眼光去面對每一個學生,如果一個學生的成績較差,但是他在開放學習的過程中思維敏捷,創新能力強,這也算是他的一大優勢,教師可以酌情給他提高一些分數。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發展的環境中獨立的思考、探討一些問題,而教師的評價也不能僅根據最后的結果,也要根據這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投入的精力來給予評價。開放的評價體系在開放式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為學生提供了自信,增強了自我效能感,對學生的發展很有益處。
五、結束語
總結來說,初中數學開放式教學是從多方面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立體的開放,這種開放有益于學生的發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為以后數學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益于學生終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耀強.如何把握開放性問題策略,強化初中數學教學內在需求[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158-158.
[2]鄧國研.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局限[J].科技信息,2009,(25):251,352.
[3]秦明濤.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開放性教學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7):195.
[4]張向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000(012):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