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娟
◆摘 要: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對提高物理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物理仿真實驗逐漸成為了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且在仿真實驗參與下,不僅可以將復雜的實驗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可以輔助教學開展。
◆關鍵詞:仿真實驗;高中物理;教學;應用研究
在物理仿真實驗中就是要從計算機軟件出發,做好設備、內容與指導等方面的融合工作,為學生營造出虛擬化的實驗環境與現象,確保學生能夠直觀的觀察物理現象,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提升學生物理素養的目標。
一、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仿真實驗的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學產生出了促進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就要從發揮仿真實驗優勢出發,做好教育創新工作。在仿真實驗的參與下,不僅可以增加學生接觸實驗的數量,同時也可以解決傳統實驗中因器材、儀器短缺而造成實驗難以順利開展等問題。所以說在仿真實驗的參與下,能夠對儀器與器材進行模擬再現,從而增加了學生接觸實驗的數量。其次,能夠保證學生在操作實驗中的安全。在仿真實驗中有著生動、形象的特點,不僅可以避免實驗危險,同時也可以將細節部分展示在學生的面前。由于物理實驗中一些實驗現象是轉瞬即逝的,所以也就影響到了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但是在虛擬實驗中,能夠借助動畫的方式將實驗效果展示出來,不僅提高了實驗的真實性,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最后,在虛擬實驗的參與下,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主要是因為虛擬實驗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能夠在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中進行操作,所以也就能夠便于學生學習,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
二、在物理實驗中引入仿真實驗的措施
(一)創建教學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仿真實驗,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與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所以在使用物理仿真實驗中,就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要做好教學情境設計工作,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情境,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提出實驗問題,從而進一步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探究。如學生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這一知識時,就可以借助動畫的方式來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情境,在情境一中,將兩個雞蛋以同一高度水平面落下,但是在地面設計上一個以水泥地為主,一個以沙地為主。在情境二中則可以給學生展示出兩名學生玩碰碰車,且在車四壁涂刷一層膠皮。通過為學生創建出不同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產生出疑問,從而激發出了學生的思考欲望。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虛擬實驗的展示下,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同時也可以將學生的目光集中在課堂中,讓學生產生出探究的欲望,在知識探索中掌握物理知識。
(二)明確實驗探究任務
通過使用仿真實驗,不僅可以輔助物理教學開展,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與探究中鞏固物理知識。在問題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對實驗提出假設,從而明確了探究任務與目標,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物理知識,保證學習的深入性。如學生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借助仿真實驗軟件來向學生展示出生活中的具體物品,并借助相關操作給學生設計出不同變量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完成觀察后還要及時對所獲取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在綜合計算的基礎上來得出變化規律,并通過與其他同學的探究來推導出能量守恒定律。通過將學生帶入到仿真實驗情境中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動量守恒定律與原理內容,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認知,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發揮引導作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
想要發揮出仿真實驗的作用,教師就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展現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將學生帶入到實驗探究中去,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生探究知識點時,教師也要及時觀察學生,當學生遇到問題或是探究偏離主題時,則要及時進行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在仿真實驗中掌握知識。如學生在學習能量守恒定律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實驗過程出發,組織學生通過一系列操作來獲取相關數據,并在改變實驗參數的基礎上來進行驗證分析。當學生完成實驗后,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分享自己的看法,從而探討出實驗的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教育中的重點。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就要從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入手,做好仿真實驗設計工作,同時還要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是特點,確保所設計的仿真實驗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桂珍.仿真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03):16-16.
[2]江吉艷.仿真物理實驗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31):87-87.
[3]黃亞建.仿真物理實驗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09):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