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慶中
◆摘 要:歷史學科是初中教學的基礎課程,教師要詳細的規劃教學方案,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技能,完善初中生的知識結構,實現全面發展。基于現代化的教育背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學校和教師需要綜合的思考研究,制定精細的教學策略,實施針對性教學,抓住學科特質,發揮歷史教學的價值,培養學生高度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一、引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想有效的塑造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大量的歷史知識,引導初中生主動思考探究,加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歷史成績和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遵循現代教育的原則,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加強師生課堂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率。或者,可以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綜合素養的提升,建造高效的初中歷史課堂模式。筆者,將深入的分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
二、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創新能力
根據大數據統計,當下的學生都缺乏創新能力,不會對知識進行再次創造融合,只是故步自封,不愿主動的思考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環境因素和教學方式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由于教師一味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形成了以“老師為主導”的教育模式,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創新能力,加之現代教育環境的影響,使得初中生不愿主動的探究知識。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初中生的創造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突出他們的地位,構建積極熱烈的歷史課堂。
例如,在教學初一歷史下冊“貞觀之治”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預習章節的內容,整理出相應的時間、事件、人物,制作成圖表格式的序列。其次,教師在黑板中劃出思維導入,抽取一部分學生填寫“貞觀之治”的歷史意義和整改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書寫表達,這樣可以激發初中生的內在潛能,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從旁觀察,仔細的記錄學生的解答方式,以便后面教學計劃的制定。最后,在布置課堂作業,以“貞觀之治”為例,全面的評析唐太宗的豐功偉績,書寫在練習本上,統計交給老師批改審閱,從這個環節中,初中生可以自由的發揮想象,深入的思考唐太宗在貞觀之治中所實現的政策,從經濟、文化、政治、法律多角度的分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的討論發言,深化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再比如,在教學初一下冊“兩宋時期的經濟發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從而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其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學習“兩宋時期經濟的發展狀況”,從目的、性質、影響作用等方面來探究,并完成課堂練習。最后,學生要對課本后的探究習題進行思考,把重點知識標注清楚,在探究“宋代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歷程”,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創新,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掌握豐富的知識內容,建立系統的思維框架。
三、巧妙設置問題,增強創新力度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巧妙靈活的設置問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借助提問—思考—解答模式,正確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從而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學生要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課程教學的進程,實現最理想化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初二“鴉片戰爭”章節中,教師可以先圈畫出這節課的重點知識,羅列出一系列的問題,如“鴉片戰爭發生的歷史背景?《南京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的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的行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章節內容,自行尋找問題的答案,做好筆記記錄。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給學生規定討論的主題,以“兩次鴉片戰爭的異同”為題目,全面的分析論述,每個學生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最后,有組長搜集組員的回答,制作成圖表格式,教師要從旁引導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以便充分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強化初中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四、建立班級合作學習模式,實行集體創新培養
初中歷史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廣泛,教學需要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策略,結合學生的個體特點,采取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初中生的綜合素養。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建立班級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高度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初二歷史“辛亥革命”中,教師要提倡學習合作的方式,實現共同進步。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歷史基礎分為不同的等級,遵循“以優帶劣”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習能力差學生,提高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和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辯論賽,以“辛亥革命”為內容,全班分為兩隊,從辛亥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來辯論,學生要自己準備發言的材料,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創新思維,強化自學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的詳細分析,可以充分的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引導學生高效的學習,樹立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加強初中生合作精神。或者,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受到現代化教育方向的影響,初中歷史教學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幫助初中生了解豐富的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劉秀珍.試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導學案構建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9(15):150-151.
[2]李蓮玉.初中歷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探究——以《中國近代女性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9,395(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