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婷婷
一、引言
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要件,不僅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息息相關的,通過收入的再分配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社會保險制度又與一個國家的民生有密切聯系,是保障人們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正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目前已經建立了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為主的社會保險體系,從各方面保障我國公民的安居樂業,同時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下面,本文將展開詳細論述。
二、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主要構成要件
(一)我國養老保險制度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分為城鎮養老保險制度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兩種,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的頒布施行時間要比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頒布施行時間要晚一些,而且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出臺過一次之后,在前幾年又完善過一次,前一次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對象是在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以及其他企業中工作的在職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的單位以及其中的工作人員、與其他勞動團體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人員以及城鎮個體工商戶等等。后者則是針對十六周歲以上的、不在學校的、九十年代頒布的城鎮養老保險制度無法保障的人群。
(二)我國醫療保險制度
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和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一樣,也是分為農村醫療保險和城鎮醫療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制度也是經過了一次完善,不過在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方面,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要比農村醫療制度的實行要早。城鎮醫療保險制度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又有一些不同之處。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是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承擔,企業會將自己承擔的一部分醫療保險金匯入工作人員的個人賬戶以及社會統籌基金之中,而企業職工去醫院進行消費時國家以及社會統籌基金會報銷掉符合報銷要求的醫療費用,不符合報銷要求的醫療費用將由企業員工個人承擔。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承擔方只有兩個,即國家和個人,國家政府會通過資金補助的形式對城鎮居民的部分醫療費用進行報銷,以此來減少城鎮居民在醫療方面的經濟負擔。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模式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模式基本相同,也是采用政府補貼與個人負擔相結合的方式。
三、社會保險制度的經濟
(一)社會保險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
社會保險與社會分配所看重的點是不同的,社會分配尤其是第一次分配所注重的永遠只有財富分配效率。而社會保險注重的只有財富分配的公平。公平這一點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從社會保險基金籌集方面來說,我國用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企業和個人三個方面,通過個人工資稅所形成的個人賬戶、企業財務稅所形成的社會統籌賬戶以及國家稅收調節三個途徑進行資金的籌集。其中,個人賬戶的收入分配會在退休之后重新更改一次,因為退休后個人的薪資收入也會隨著改變。而企業的社會統籌賬戶也是在不斷變化中的,企業的盈利狀況與企業內部退休人員的數量以及退休待遇是影響企業社會統籌賬戶變更的重要因素,而國家的財政稅收就是用于調節納稅人與退休者以及醫療報銷人員之間的收入再分配的。
(二)社會保險制度對消費的影響
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發展相比于西方國家來說還有一段差距。一些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非常完善,在這些社會福利非常高的國家,國民的消費甚至占據了國民收入的絕大部分,消費水平非常之高。因為這些國家的居民從出生到死亡都有保險,所以他們樂意去消費。在這點上,我國還有需要完善的空間。近幾年需要繳納的保險費用正在逐漸升高,在企業員工工資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會將發給員工的薪資轉變為繳納員工保險金的費用,這樣會減少員工到手的薪資,錢變少了,消費自然也就少了,除了薪資之外,人們對社會保險效果的預期也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因為人們對社會保險效果的期望值會影響銀行的借貸業務,人們通常會用借貸的方式來購買房屋以及車輛,如果社會保險效果不好,那人們就不會去購買這些高消費的東西,自然也就無法提升消費水平。
四、結語
社會保險制度不僅與國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同時對國家經濟發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險制度,但在社會保險制度的實行方面,我國還存在著諸如政府財政壓力過大以及資源浪費等現象需要糾正。綜上所述,社會保險制度對我國收入分配、消費以及儲蓄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巨大,需要盡力完善。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