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焰
摘? 要:供給側的改革在為各行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特別是對體育產業而言,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之下,該產業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但想要保證該產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要對體育產業的發展動力加強培育,如此才能實現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就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進行討論,對該產業發展的新空間加以了解,并對發展動力培育的具體措施進行探討和描述,希望能夠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體育產業發展? 新空間? 動力培育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7(a)-0237-02
供給側改革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的一種手段,而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比較重視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對需求側以及供給側的有效調整,使我國的經濟實現快速的增長,但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供不應求的問題日漸突出,國家為了對這種問題加以解決,決定對供給側進行改革,在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我國的市場供需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但在體育產業方面還有一定的問題存在,而想要更好地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還需要對供給側改革進行有效的把握,通過相關發展措施的有效應用,使其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1?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空間
1.1 四個全面在體育產業方面實現了制度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我國社會發展情況,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即全面實行深化改革、從嚴治黨、依法治國以及建設小康社會,而這推動了我國發展的階段性進步,對四個全面戰略進行貫徹落實,能夠為國家的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想要對這種目標加以實現,就必須要落實制度改革工作,而體育產業方面的制度改革也是其中的內容之一。
當前階段,我國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最為典型的問題就是體育產業未能與周邊產業形成密切的關聯,這種問題導致體育產業存在嚴重的孤立問題,不能像其他行業一樣形成互幫互助的發展格局,從而對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從本質上來講,體育產業其實就是通過產業活動對體育發展加以推動,不同于其他行業,其在發展過程中,不但要對體育的發展保持重視,還要確保企業的利潤,以此來保證體育產業發展的平穩性和健康性。而隨著四個全面戰略的實施與深化,政府部門也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使得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獲得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國家足球協和政府的分離,使體育比賽方面的審批制度實現了有效的改革。而我國體育產業想要借助四個全面實現穩步發展,就必須要對相關制度展開創新[1]。
1.2 經濟新常態推動體育產業的結構調整
一直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在業務方面大多是以低端產品為主,但卻很少涉及體育服務業,而隨著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體育產業在結構方面得到了有效優化,人們在體育產品方面的消費欲望有所提升,而目前,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正在從粗放型逐漸向著效率型轉化,服務業已經逐漸占據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服務業必然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所以,在新常態的影響下,體育業務的發展也將得到有效的推動,這對于體育事業的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3 “互聯網+”能夠使體育產業的跨行業合作進程進一步加快
對于傳統產業來說,互聯網是其發展的重要方向,它實現了國家以及行業限制的有效突破,推動了不同產業的聯合,特別是在當前階段,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已經逐漸成為各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體育產業的模式主要有兩種,即觀賞和參與,從建業角度來看,可以將其分為群眾體育以及經濟體育,但不管是何種模式,在供需方面都存在不平衡的問題,而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體育產業在供需方面獲得了一條重要的溝通渠道,特別是個性化消費理念的普及,使得體育產業中的消費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可以說互聯網+推動了體育產業的跨行業融合[2]。
2? 實現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動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2.1 對體育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在供給側不斷改革的情況下,各產業獲得了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機遇,而政府部門作為資源調配方面的“供給者”,對于體育市場資源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競爭能夠推動產業升級,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優化,在體育產業當中實現供給側改革,而這并不能只是在產業數量上進行調整,應該從結構上推動產業的升級和優化。目前,隨著人們消費逐漸向著觀賞型和參與型的轉變,國內的健身休閑小鎮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新型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得到了落實,而這將會進一步推動體育產業結構的優化。
與此同時,體育產業需要對市場當中的資源加強挖掘,特別是對“沉睡資源”應該將其作用充分的激發出來,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提升現有體育資源的利用率。而我國體育資源眾多,但實際應用效率卻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體育事業進行不斷的提升,通過資源的高效率用保證體育產業的發展動力[3]。
2.2 對體育產業供給加以擴大
當前階段,我國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的矛盾問題還有很多,在供給側背景下,體育市場在體育產品及服務供給方面還遠遠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而這種現象在近些年的馬拉松熱當中就可以看出,雖然國家在城市馬拉松賽事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也興起了一定的體育潮流,但從總體上來看,數量少、規模有限的問題還非常突出,尤其是質量較高的賽事,想要成為參賽選手較為困難。而針對我國當前體育產業情況,增加體育服務產品的供給,并減少低端以及無效供給,是體育產業實現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途徑,這對于盤活體育產業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體育產業實現供給側改革實際是通過實踐對供給側管理進行強化,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使體育產品及服務缺乏供給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4]。
2.3 推動體育產業融合
隨著全民健身的普及,我國的體育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業態裂變以及跨界融合也逐漸成為了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特別是互聯網+的深化,使得體育產業發展獲得了相應的科技支撐,推動了新業態形式的發展。例如,體育特色小鎮,能夠對時代發展趨勢進行很好的適應,不僅實現了產業結構的突破,同時還推動了體育產業和房地產、文化、旅游、科技、生態以及養老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對體育產業這種發展趨勢加強政策引導和科技支持,使其產業融合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深化,以此來推動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5]。
3? 結語
綜上所述,供給側改革為體育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但想要真正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必須要做好體育產業發展動力的培育工作,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使該產業的發展空間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其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得到相應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陳武龍.某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抗震性能鑒定及加固策略[J].四川建材,2017,43(12):86-88.
[2] 夏素文,劉瓊,唐文俊.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空間及動力培育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17,16(5):23-25,30.
[3] 劉亮,付志華,黎桂華.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空間及動力培育[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29(1):8-12.
[4] 徐曉陽,譚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湖南省體育產業發展新思路[J].消費導刊,2018,25(40):201,238.
[5] 顧志平,江新華.基于供給側改革的體育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4):34-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