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輝海 郝小花


摘要 [目的]為探研不同葉位葉片對兩系超級雜交稻籽粒充實的影響。[方法]以兩系超級雜交稻組合兩優389為材料,抽穗期進行剪葉處理,研究不同葉位葉片對籽粒充實度的影響。[結果]剪葉會顯著降低水稻的結實率和粒重,增加空秕粒率,從而降低籽粒產量。不同部位葉片對兩優389籽粒充作用從大到小依次為劍葉、倒二葉、倒三葉及以下葉片;不同剪葉處理對二次枝梗結實率、空秕粒率的影響均大于一次枝梗。[結論]灌漿結實期確保功能葉不受傷害是實現超級稻高產優質的前提。
關鍵詞 兩系超級雜交稻;剪葉處理;結實率;粒重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4-002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4.010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eaf position on grain filling of twoline super hybrid rice.[Method]With twoline super hybrid rice Liangyou 389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effects of leaf position on grain plumpness were researched after leafcutting treatment at the anthesis.[Result]Leaf cutting could lower seed setting rate and grain weight, and increase the rate of blightedempty grains and reduced grain yield.Effects of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on grain plumpness from high to low were in the order of the flag leaf,the second leaf from the top and the third and lower leaves.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af pruning treatments on seed setting rate and blightedempty grain rate of secondary branche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primary branches.[Conclusion]Protecting the functional leaves from harm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of super rice.
Key words Twoline super hybrid rice;Leaf cutting treatment;Seed setting rate;Grain weight
作者簡介 肖輝海(1962—),男,湖南城步人,教授,博士,從事水稻生理與分子生物學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1-30
中國在超級稻育種理論、育種材料創制和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約有100個超級雜交稻品種在全國各水稻主產省份廣泛應用,累計推廣面積達7 000萬hm2,年推廣面積在800萬hm2以上[1],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產量庫容的大小、源及流的強弱決定了水稻產量的高低。水稻植株的源系統由綠色的莖、鞘、葉以及根系等組成,功能葉片及葉鞘是主要的源。水稻植株的庫系統由新生的組織及子實等構成,子實是主要的庫[2]。水稻植株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源與庫是相對的,可因其部位和所起作用的不同而變化[3]。超級稻產量的80%以上來自于抽穗后的光合產物,這是后期光合作用對產量影響巨大的原因,超級雜交稻具有比普通雜交稻更大的庫、更足的源、更高的生物學產量[4]。有關超級雜交稻的生長發育規律、群體光合作用與干物質生產規律、養分吸收與需肥規律等的研究已有不少報道,普遍認為促進體內物質向庫器官中分配是源庫關系調控的關鍵[5-6]。超級雜交稻種植區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使水稻葉片在抽穗后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源不足、光合產物的合成和積累減少,從而顯著降低水稻的成粒率、籽粒充實度、千粒重和最終產量。因此,開展不同葉位葉片對水稻結實影響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以湖南目前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秈型兩系雜交超級稻品種兩優389為材料,在抽穗期時進行剪葉處理,探究不同葉位葉片與結實率、籽粒充實度、千粒重和產量之間的關系,以期為高產優質栽培超級稻品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秈型兩系雜交超級稻品種兩優389,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供種。
1.2 方法
1.2.1 材料的栽培與管理。
試驗于2017年在湖南文理學院水稻試驗田進行,種子先用1.0%次氯酸鈉液消毒15 min,用水沖洗干凈后室溫下浸種24 h,恒溫(35 ℃)催芽2 d,于2017年4月15日播種,5月10日單本壯苗帶泥移栽,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長2.5 m,寬1.8 m,小區面積4.5 m2;插秧規格25 cm×18 cm,試驗期間氣候正常,田間肥水及防治病蟲害按常規高產栽培管理方法進行。
1.2.2 剪葉處理。
抽穗期每區選抽穗程度基本一致的100個稻株作為剪葉處理的侯選株,分別統計每株的分蘗數,計算平均分蘗數。然后分別從每個小區侯選植株中取平均分蘗數和抽穗程度一致的植株50株掛牌,以幼穗中部露出劍葉鞘時作為抽穗標準,分別做4種剪葉處理(只剪葉片):A為剪劍葉, B為剪倒二葉,C為剪倒三葉及以下葉, D為剪全部葉。為避免剪葉時損傷葉鞘,均從葉枕以上0.5 cm處剪掉葉片,以留全葉作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