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7月17日,國家衛健委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實施計劃。重點鼓勵全社會減鹽、減油、減糖,包括食品產業、企事業集體食堂、家庭,特別突出了個人對自己的合理膳食應當負責的理念,呼吁人人都要行動起來。
針對主要問題和重點人群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一是針對超重和肥胖人群、貧血與消瘦等營養不良人群、孕婦和嬰幼兒等特定人群,分別給出具體膳食指導建議和目標。二是針對目前我國居民鹽、油、糖攝入過高,兒童青少年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添加糖攝入量等突出問題,提出了減鹽、減油、減糖具體要求。在家庭推廣使用限鹽勺、限油壺等合理膳食健康小工具。三是實施營養師制度,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在社區配備營養指導員。

本刊訊國家衛健委、中國計生協日前在昆明舉辦計生特殊家庭幫扶工作培訓班,部署“暖心行動”。據介紹,“暖心行動”包括4項主要內容:建立健全精神慰藉制度,提供精神關懷服務;建立健全走訪慰問制度,提供日常聯系、生活關懷服務;建立健全志愿服務制度,形成多方參與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保險保障制度,減輕群眾后顧之憂。

本刊訊7月15日,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關于游戲障礙防治的專家共識(2019版)》。“共識”介紹,今年5月25日,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簡稱“ICD-11”),將“游戲障礙”作為新增疾病,納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
根據“ICD-11”的定義,游戲障礙是指一種持續或反復地使用電子或視頻游戲的行為模式,表現為游戲行為失控,游戲成為生活中優先行為,不顧不良后果并持續較長時間。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對游戲行為的開始、頻率、時長、結束、場合等失去控制;游戲優先于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盡管已經因游戲產生了負面后果,但依然持續甚至加大游戲強度。相關調查研究顯示,游戲相關問題患病率為3.5%~17%。“共識”指出,游戲障礙可導致軀體問題、精神行為問題及社會功能損害。軀體問題包括睡眠不足、晝夜節律紊亂、營養不良、胃潰瘍、癲癇發作、下肢靜脈栓塞,甚至引發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為問題包括易怒、焦慮、攻擊言行、抑郁、負罪感等;社會功能損害包括拒絕上學和社交活動,家庭沖突增多,重要關系喪失,學業成就、職業績效受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