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蓉
低血糖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過低,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和腦細胞功能損傷為特點的綜合征,一般以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2.8mmol/L作為診斷低血糖的標準,糖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血糖低于3.9mmol/L也稱為低血糖癥。常見低血糖的表現:頭昏、面色蒼白、心跳加快、出現饑餓感、大汗淋漓、視物模糊、四肢無力、頭痛嘔吐、焦慮不安等,老年患者發生低血糖時常可表現為行為異常,如精神異常或其他非典型癥狀,另一類特殊類型低血糖發生時表現為無癥狀低血糖,患者可以無低血糖癥狀而直接表現為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原因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未能識別血糖降低的信號,使機體在低血糖時不能出現相應的癥狀,其危險性在于低血糖時無任何警示癥狀,患者及家屬未察覺而延遲糾正低血糖意識,患者腦組織受到重創,這類低血糖常常發生在老年人患者及糖尿病病程長并有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的患者。
低血糖的分級為輕、中、重3級。輕度低血糖:僅有饑餓感,可伴出汗心悸,可自行緩解。中度低血糖:心悸、出汗、饑餓感明顯,有時可發生手抖,頭昏,需補充含糖食物方可糾正。重度低血糖:是在中度低血糖癥狀的基礎上出現的中樞神經供能不足的表現,如嗜睡、意識障礙。胡言亂語、甚至昏迷死亡。
低血糖對腦的主要影響主要是由于大腦沒有糖原儲備依賴于血糖供能,腦組織對糖的敏感性強,當腦組織缺乏葡萄糖供能可導致腦組織充血、水腫、壞死,及神經細胞壞死而出現大腦皮質受抑制,表現為神志模糊、嗜睡、震顫、精神異常甚至昏迷。低血糖還可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血液呈高粘滯狀態,血流緩慢,極易形成血栓,而在低血糖應激狀態下,機體反應性增加,腎上腺素能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強,誘發血管痙攣,內皮細胞損傷,血管活性物質釋放而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當身體內葡萄糖供應不足、消耗過多如長期饑餓、劇烈運動、厭食、嚴重嘔吐、腹瀉等情況下容易發生低血糖。大量飲酒及攝入荔枝后,由于抑制糖原分解而產生低血糖。糖友患者在合并其他疾病需服用藥物如水楊酸、抗組胺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普奈洛兒等,這些藥物或促進胰島素釋放,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和釋放,或延長并加強降糖藥的作用,減少糖原異生和分解而引起低血糖。糖尿病合并嚴重肝病的患者,如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廣泛性肝壞死、嚴重的病毒或中毒性肝炎、肝淤血、中度脂肪肝、彌漫性肝癌患者由于肝臟組織彌漫性破壞、可引起肝糖原儲備嚴重不足,糖異生能力減弱發生低血糖。糖友患者誤服磺脲類藥物劑量過大或者注射胰島素劑量過多也常導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并發感染由于毒素的損害、加上進食減少、消耗增加的情況下也常常容易發生低血糖。
如何預防低血糖,避免低血糖發生應限制飲酒,定時定量進食也有助于血糖穩定防止低血糖發生,糖友患者并發其他疾病應及時診治或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有助于預防低血糖發生。糖友患者切忌勿隨意服用降糖藥或擅自加大胰島素用量,以防藥物原因發生低血糖。糖友患者自我血糖監測能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應定期監測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病人外出時應隨身攜帶食物、糖果、餅干以備用,發生輕到中度低血糖時通過進食含糖食物低血糖容易糾正,當中到重度低血糖發生時如患者無法進食或飲用糖水,應緊急送醫救治,糖尿病患者應填寫急救卡片隨身攜帶并注明姓名、電話、服用降糖藥情況,以便急救時了解病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糖友患者及家屬應學會識別低血糖,防止發生低血糖,學會處理低血糖,保護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