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瑤英
在臨床醫學中,血液透析經常用于腎功能衰竭的維持治療,并且在20世紀60年代,腎移植的臨床應用和推廣興起,也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對于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是進行血液透析,還是接受腎移植,其各自的優勢分別是什么呢?選擇那種方式才能有效抑制病情并減少患者痛苦呢?
血液透析是一種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指的是將身體內的血液引流至體外,經過多數跟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將血液與含初體濃度相當的電解質溶液在空心纖維下,以彌散的方式進行物質交換,從而清除學內的代謝廢物,清除體內多余的水分,也能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在進行血液透析時需要用到血液透析機、水處理系統、透析器和透析液。血液透析機是用于血液凈化治療中最為廣泛的一臺治療儀器,也是相對復雜的—體化設備,包括血泵、透析液配置裝置,聯機配置裝置等。水處理系統存在是目的是接受透析的患者需要隔著透析膜接觸大量的透析液,但是城市的自來水中存在雜質,不能直接進入到體內,這就需要對自來水進行過濾,除鐵和軟化。透析器也稱之為人工腎,是空心纖維組成,纖維上還有很多小孔,利用透析腎有效清除毒素水分,從而保持酸堿平衡。透析液是含電解質堿基的透忻濃縮與反滲水按比例稀釋后獲得的,可以有效的維持其正常電解質的水平。對于血液透析而言,若是按照每月10次的頻率計算,則大概需要6000左右,再加匕藥物治療,每月需要1萬元,每年需要12萬元左右,若出現并發癥則費用還需要增加。
腎移植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將健康有活力的腎以手術的方式移植到因疾病等原因造成腎功能當時的尿毒癥患者體內,幫助尿毒癥患者重新獲得腎功能,也能有效擺脫血液透析等治療,幫助患者重新回歸正常生活。在1960年,吳階平院士率先實行第—例人體腎移植。20世紀70年代腎移植全國正式展開。但腎移植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首先,器官一直本身便是一種反自然,反生理的行為。在正常的機體已經形成了完善并防御外來侵入的本能,但器官移植則是一種被迫接受外來移植的一種反生理干預行為,這也造成了技術上的極度困難,在進行器官移植后,會影響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會增加腫瘤的發生率,還需要保持長期的服藥。其次,每年接受腎移植的患者數量減緩,等待腎源的患者數量增多,器官短缺也成為了全球性的難題。一般來講,腎移植也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最為理想的一種方法,但在移植后需要終身維持治療并且成本較高。對于腎臟移植,術后第一年的費用與血液透析相比,費用僅需8萬元左右,但在術后第二年會明顯減少,若術后出現并發癥時,其費用會增加。
在上述對血液透析和腎移植介紹后,想必大家對學上述兩種治療方式有了初步的認識,血液透析和腎移植都可以對腎衰竭的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也有不同的患者選擇不同的方式治療。從整體來看,腎移植的費用要遠遠低于血液透析的費用,也就是說若可以承擔其血液透析的費用便能夠承受腎移植的費用。血液透析優勢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血液透析的效率較高,可以通過彌散和對流等方式了解溶質,在單位時間內進行血液透析可以濾過中小分子的物質。其二,治療作用顯著,當前血液透析可以改善患者的癥狀,也能穩定心血管功能,并且能夠清除多余的血液,副作用較少。其三,血液透析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延長其生存期限的基礎上,也能廣泛是用于臨床。其四,可以治療頑固性高血壓,也適合尿毒癥腦病,血液透析中的過濾膜可以對分子物質起到消除的作用,細胞代謝產生多肽,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通過血液透析可以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害,對老年病人具有一定調整作用,對其心血管功能有益。
對于腎移植而言,也具有以下幾點優勢:當前腎移植已經成為了絕大部分中晚期腎病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成功的腎移植可以免除透析,也能更加有效的治療衰竭,并且成功移植的腎源可以會比血液透析多出10倍以上的功能,與透析患者相比,腎移植所受限制更少,也有著更高的生活質量,很多患在腎移植后均反映比透析時的感覺更好,也更有體力。特別是若進行親屬腎移植時,更是會對患者有利,不僅配型成功的概率很高,在免疫學指標方面,若配型效果良好,則會明顯減少術后的排異反應,術后排異藥的計量也會隨之降低,更是會降低進行其治療費用,這也是一個十分明顯優勢。對于費用方面,親屬移植的費用比尸體移植的費用還會更低一些,患者的存活率也會更高一些。在活體親屬供腎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還要保證腎的完整性,供腎切取之前無休克的狀況,并且血供良好,這些情況都有助于進行腎移植,還能得到較好的恢復體驗。
總的來講,通過上述的分析研究得知,血液透析和腎移植均有著自己的的優勢,適合不同類型的患者,對于一些經濟實力更強的老年患者而言,更加傾向于血液透析,因為這種透析方式可以有降低血液,對心血管等問題也有緩解作用。但對于有合適的親屬腎源,且病人處于中晚期,則更加傾向于腎移值,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