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朝 郭娜 馬云龍 葛建立 張欣 蘇坤
【關鍵詞】芪黃疽愈方;大鼠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癥;血流變;應用效果
如今,有關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在不斷的深入中。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血液黏性、流動性存在一定關系,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指的是下肢因動脈硬化引起的供血動脈內膜增厚、管腔狹窄、閉塞等m。該疾病會引起下肢供血不足,導致疼痛、潰瘍、壞死等情況出現,甚至還會威脅到全身性動脈硬化血管病變等。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為了進一步了解中藥治療該疾病的相關優勢,在本次研究中,以大鼠為試驗模型對芪黃疽愈方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內容。
1.1材料選擇材料為8-10個月月齡的SD大鼠60只,給予其高脂飲食進行建模。另選擇相同月齡、健康飲食的60只SD大鼠作為空白西藥組,確定是否建模成功。
60只試驗鼠雄性33只、雌性27只,平均體質量:220±12g,建模成功后平均體質量為:312±15g;空白西藥組大鼠中,雄性32只,雌性28只,平均體質量為221±12g。
1.2方法首先,對60只大鼠進行造模,采用高脂飲食喂養并采取隱動脈內膜損傷的方式制作大鼠模型。治療前,將其與60只空白西藥組大鼠進行血流變學對比,隨后將60只高脂飲食大鼠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西藥、中藥治療。
西藥組:給予西藥治療,每天注射一次腹腔注射前列地爾0.4ug/kg,連續給予兩周;并每天給予1次給予西洛他唑進行(18mg/kg)灌胃,連續用藥治療12周。
中藥組:給予芪黃疽愈方進行治療,方劑中含有20g黃芪,12g紅花、黃精、鬼箭羽、延胡索、海藻等,另選擇土鱉蟲、牛膝9g、雞血藤15g,以體表面積比率計算出220g大鼠所需要的劑量,并每天采用中藥進行灌胃,連續用藥12周,所有大鼠均自由飲水。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空白組、中藥組、西藥組三組大鼠的全血粘度。對其進行麻醉后取腹部主動脈血4~5ml,常規離后使用血流變分析儀進行血漿檢測。
1.4統計學處理以(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采用卡方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差異性采用t檢驗。將所得結果均帶入SPPS23.0版中,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分析是否建模成功60只高脂飲食的實驗鼠其血流變學各項指標均高于空白組,組間差異對比:P<0.05,提示建模成功(詳細見表1)。
2.2對比兩組大鼠治療情況治療后,中藥組大鼠采取中藥灌胃治療后,各項指標均低于西藥組,組間數據對比結果顯示:P值>0.05(詳細見表2)。
中醫認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屬于“脫疽”范疇,其病理機制在于氣虛血瘀,需以補氣為主、兼以活血通絡。芪黃疽愈方中含有黃芪、黃精、紅花、延胡索、雞血藤等中藥材,其中黃芪能夠達到補氣固表、托瘡生肌之效,紅花則具有活血散瘀、通經活絡、止痛化瘀之效;黃精具有補氣養陰、益腎健脾功效;另外雞血藤可以起到通經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諸藥聯用能夠滋陰補氣、活血散瘀、通絡止痛,達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中藥組與西藥組均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兩組大鼠血流變指標各項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提示芪黃疽愈方在預防下肢動脈粥樣硬化中能夠達到與西藥相同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芪黃疽愈方可明顯改善血流變情況,為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癥提供新的治療途徑,值得推薦。